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1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傷天害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醒世姻緣傳》第一五回:「過得兩三日,與晁老說起胡旦、梁生的事來,那晁大舍說出那些傷天害理、刻薄不近人情的言語,無所不至,也沒有這許多口學他的話。」
付之一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醒世恆言.卷一一.蘇小妹三難新郎》:「小妹纔曉得那化緣的道人是秦少游假妝的,付之一笑。囑付丫鬟們休得多口。」
人多嘴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數多而主張不一致,各有各的說法。《程乙本紅樓夢》第五七回:「他們這裡人多嘴雜,說好話的人少,說歹話的人多。」也作「人多口雜」。
築室道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欲構築房舍,而向過路的人請教如何做。語出《詩經.小雅.小旻》:「如彼築室于道謀,是用不潰于成。」比喻人多口雜,難有定論,以致不能成事。《歧路燈》第五回:「這宗事,若教門生們議將起來,只成築室道謀,不如二老師斷以己見。」
不得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得意。《紅樓夢》第九回:「寧府中人多口雜,那些不得志的奴僕們,專能造言誹謗主人,因此不知又有了什麼小人詬誶謠諑之詞。」
口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專指談話所用的語言。唐.劉知幾《史通.卷六.言語》:「而後來作者,通無遠識,記其當世口語,罕能從實而書。」
2.議論。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僕以口語遇此禍,重為鄉黨所笑。」
3.誹謗。漢.楊惲〈報孫會宗書〉:「懷祿貪勢、不能自退,遂遭變故,橫被口語。」
4.訴訟關係人受審時,與案情有關的陳述。《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一:「知縣錄了口語,喝退胡阿虎,便叫周四上前來問。」也稱為「口供」、「口詞」。
冷譏熱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戌等人會於此。 (4) 篡國:以不當手段奪取國家君位。篡,音ㄘㄨㄢˋ。 (5) 七嘴八舌:形容人多口雜,議論紛亂的樣子。見「七嘴八舌」。
扣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伏身跪拜,以頭叩地。為古代的最敬禮。漢.王充《論衡.儒增》:「有扣頭而死者,未有使頭破首碎者也。」《二刻拍案驚奇》卷一二:「小民只是扣頭道:『青天在上,小人再不必多口了。』」也稱為「叩頭」、「叩首」。
頓口無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反留在外人。據我看起來,多分這本錢弄折了,把這鬼話哄你。」徐召也道:「三娘子,論起你家做事,不該我們多口,但你終是女眷家,不知外邊世務,既有銀兩,也該與我二人商量,買幾畝田地,還是長策。那阿寄曉得做甚生理?卻瞞著我們,將銀子與他出去瞎撞。我想那銀兩,不是你的妝奩,也是三兄弟的私蓄,須不是偷來的,怎看得恁般輕易!」二人一吹一唱,說得顏氏心中啞口無言,心下也生疑惑,委決不下。把一天歡喜,又變為萬般悶愁。
真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真實或虛假。《三國演義》第九一回:「今事未知真假,遽爾加兵,乃逼之反耳。」《紅樓夢》第三四回:「倘或不防前後,錯了一點半點,不論真假,人多口雜。」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