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8.129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美中不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疼,未審主何凶吉,你可仔細推來。〔丑走思介〕老爺賀喜。〔生〕怎麼?〔丑〕老爺聽稟。〔啄木兒〕良宵靜,夢寐生,幻狀還從天巧定,報恩臺貴兆奇徵,豈同他怪異勞形。老爺你,向雲端鼓翼把天門近,世間有幾個州和郡,管取金印纍纍跨八城。〔生〕還是怎麼樣解呢?〔丑〕嗄!老爺,天有九門2>,地有九郡3>。身生八翼4>,這是際會風雲5>之兆。飛過八門,定主歷鎮八州;一門未入,只這一州未歸掌握,杖擊折翼,這是美中不足。明明報老爺止可作折臂三公,若過此一門,則貴不可言矣。 〔注解〕 (1) 甓:音ㄆ|ˋ,磚塊。 (2) 九門:神話中的九道天門。 (3) 九郡:指九州,古時分天下為揚、荊、豫、青、兗、雍、幽、冀、...
憂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擔憂發愁。《三國演義》第二五回:「夢寐之事,不可憑信,此是嫂嫂想念之故,請勿憂愁。」《儒林外史》第三二回:「這幾日,婁太爺的病漸漸有些重起來了,杜少卿又換了醫生來看,在家心裡憂愁。」
返老還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南朝梁.何遜〈神仙〉(據《何水部集.卷七》引)1>公子曰:踆烏始照,官槐遽而欲舒;顧兔纔滿,庭英紛而就落。譬光影於飛浮,比生靈於栖託。擾擾摩肩,轔轔方駕。空怵迫於毀譽,獨慇勤於用舍。嗟向有而今無,歎後榮而前謝。清歌雅舞,暫同於夢寐;廣廈高堂,俄成於幻化。若夫洗精服食,慕道遊仙,尋玉塵於萬里,守金灶於千年。三尸可度,九轉難傳,飛騰水陸,咀嚼靈玄。若乃壁上真辭,枕中祕要,彈壓鬼神,吐納靈妙。既變醜以成妍2>,亦反3>老而為少。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舊唐書.卷一八四.宦官列傳.王守澄》。 (2) 妍:音|ㄢˊ,豔麗、美好。 (3) 反:回復,同「返」。〔參考資料〕 《舊唐書.卷一八...
為人師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學識品德可做為人們學習的榜樣。今泛指從事教育工作的人。[例]為人師表是他夢寐以求的理想。
反老還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返老還童」之典源,提供參考。 #南朝梁.何遜〈神仙〉(據《何水部集.卷七》引)1>公子曰:踆烏始照,官槐遽而欲舒;顧兔纔滿,庭英紛而就落。譬光影於飛浮,比生靈於栖託。擾擾摩肩,轔轔方駕。空怵迫於毀譽,獨慇勤於用舍。嗟向有而今無,歎後榮而前謝。清歌雅舞,暫同於夢寐;廣廈高堂,俄成於幻化。若夫洗精服食,慕道遊仙,尋玉塵於萬里,守金灶於千年。三尸可度,九轉難傳,飛騰水陸,咀嚼靈玄。若乃壁上真辭,枕中祕要,彈壓鬼神,吐納靈妙。既變醜以成妍2>,亦反3>老而為少。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舊唐書.卷一八四.宦官列傳.王守澄》。 (2) 妍:音|ㄢˊ,豔麗、美好。 (3) 反:回復...
自我調節學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式,這位學生對該科目有很高的熱忱,遇到困難也不畏縮,這就是所謂的「自我調節學習」,也是所有老師與家長夢寐以求的學習方式。自我調節的觀點起源於Bandura的雙重控制歷程論點,他主張人類行前瞻控制與反應控制歷程的能力,個人會設定自覺有價值的標準,引發對現狀的不平衡感受,因而激勵自己去完成所設定的目標,以解除不平衡的感受。當目標完成後,個人會把努力的成果與所設定的目標作一比較,倘若結果與目標相符,則不平衡感受會被消除,自我效能因而提升,未來還會繼續設定更高的目標。這就是前瞻思考、自我反省及自我反應的能力。Bandura也提出...
夜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夜深。唐.杜甫〈羌村〉詩三首之一:「夜闌更秉燭,相對如夢寐。」宋.陸游〈冬夜不寐至四鼓起作此詩〉:「歲晚酒邊身老大,夜闌枕畔書縱橫。」
冥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幽暗、晦暗。《文選.江淹.雜體詩.潘黃門》:「夢寐復冥冥,何由覿爾形。」唐.張籍〈猛虎行〉:「南山北山樹冥冥,猛虎白日繞村行。」
一枕黃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見其身方偃19>於邸舍20>,呂翁坐其傍,主人蒸黍未熟,觸類如故21>。生蹶然22>而興,曰:「豈其夢寐也?」翁謂生曰:「人生之適,亦如是矣。」 〔注解〕 (1) 黍:植物名,即今俗稱之黃米。一年生草本。葉細長而尖,有粗毛,平行脈。果實呈淡黃白色,帶黏性;宜於大暑時植於旱田。 (2) 榮適如志:如願獲得榮華富貴。 (3) 竅其兩端:兩頭有孔。竅,音ㄑ|ㄠˋ,孔。 (4) 俛首:低頭。俛,音ㄈㄨˇ。 (5) 清河崔氏:清河縣的崔姓世家。清河,唐朝縣名,故地在今河北省清河縣。崔氏,在唐代為豪門大姓。 (6) 釋褐秘校:授予掌管典籍或起草文書之官。釋褐,古時新進士必在太學行釋褐禮,脫去粗...
往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前、從前。《文選.張衡.西京賦》:「美往昔之松喬,要羨門乎天路。」《聊齋志異.卷七.小翠》:「我今回憶往昔,都如夢寐,何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