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5.045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後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軍隊行進時,派在後方負責掩護或警戒任務的部隊。[例]因為後衛適時示警,使得我軍避過敵軍夾擊,並順利撤退。
克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定期。《三國志.卷一.魏書.武帝紀》:「公乃與克日會戰,先以輕兵挑之,乃縱虎騎夾擊。」《陳書.卷六.後主本紀》:「眷茲狴犴,有軫哀矜,可克日於大政殿訊獄。」也作「剋日」、「刻日」。
內外夾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同時受到敵人起於內部以及來自外圍的夾擊攻打。《新五代史.卷六七.十國世家.吳越》:「乃取其軍號,內外夾攻,號令相應,淮人以為神,遂大敗之。」《三國演義》第一九回:「彼兵若至,內外夾攻,操不難破也。」
夾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從兩面攻擊。《左傳.僖公二十八年》:「狐毛、狐偃以上軍夾攻子西,楚左師潰。」《國語.吳語》:「越人分為二師,將以夾攻我師。」也作「夾擊」。
簡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器名,打擊樂器。用兩片長竹片組成,靠近下端處各置一銅鈸,用左手夾擊發聲,常與漁鼓合用。此樂器多用於戲曲或道情類的說唱樂曲中。
梨花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器名,打擊樂器。最早流行於山東。農民歌唱時,拿農具犁鏵兩塊碎片擊節。發展成大鼓後,仍保留了這種擊節方式,用兩塊半圓形鐵片或銅片代替犁鏵碎片,左手食指夾擊發音。也稱為「月牙片」。
古寧頭之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民國三十八年十月二十五日,中共派兵渡海侵犯,在金門古寧頭一帶,被國軍包夾擊潰,俘獲共軍團長以下官兵七千餘人,獲致空前大捷。也稱為「古寧頭大捷」、「金門大捷」。
首尾夾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前後兩方同時夾擊。《隋唐演義》第九○回:「乾佑遣將,率精騎數萬,從山南轉出官軍之後,首尾夾攻,官軍駭亂,大敗而奔。」
跑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可逃脫的路。如:「老周在東邊小路埋伏,我從路口包圍,呼應夾擊,歹徒絕對不會有跑兒。」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