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06.257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珠圍翠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隨侍的美人眾多。明.高明《汲古閣本琵琶記》第一九齣:「畫堂中珠圍翠擁,妝臺對月。」也作「珠繞翠圍」、「珠圍翠繞」。
鏡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婦女的梳妝臺。《儒林外史》第五三回:「窗子前,花梨桌上安著鏡臺,牆上懸著一幅陳眉公的畫。」
塞上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樂曲名。是一首琵琶傳統大套文曲。最早見於李芳園根據華秋蘋《琵琶譜》中的五首獨立小曲〈思春〉、〈昭君怨〉、〈泣顏回〉、〈傍妝臺〉、〈訴怨〉等,綜合而成一曲,起名《塞上曲》。曲調婉轉細膩,以左手推、拉、揉、吟等技法,來描繪痛苦和哀怨的情緒。
分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別離。唐.羅鄴〈途中寄友人〉詩:「秋庭悵望別君初,折柳分襟十載餘。」清.譚獻〈蝶戀花.玉頰妝臺〉詞:「戲說分襟,真遣分襟驟。」
腋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兩腋生翅。指插翅而飛。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一折》:「使小生目視東牆,恨不得腋翅於妝臺左右。」
柳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代長安曲江池邊多柳樹,如同部屬排列儀仗,參謁官長,稱為「柳衙」。南唐.尉遲偓《中朝故事》:「天街兩畔槐樹,俗號為槐衙,曲江池畔多柳,亦號為柳衙,謂其成行列如排衙也。」明.湯顯祖《牡丹亭》第二八齣:「俺因此上弄鶯簧赴柳衙,若問俺妝臺何處也,不遠哩!剛則在宋玉東鄰第幾家。」
揚州清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流行於江蘇揚州地區的曲藝。由一至數人演唱,多數只唱而不說,以二胡、琵琶、四胡等伴奏。所唱的曲牌有滿江紅、剪剪花、梳妝臺等,曲目都為短篇。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