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0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骨瘦如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喻世明言.卷二四.楊恩溫燕山逢故人》:「撒八太尉恨妾不從,見妾骨瘦如柴,遂鬻妾身於祖氏之家。」
囊空如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娘道:「妾已與媽媽議定只要三百金,但須十日內措辦。郎君遊資雖罄,然都中豈無親友,可以借貸。倘得如數,妾身遂為君之所有,省受虔婆之氣。」 〔注解〕 (1) 教坊:本指古時管理宮廷音樂的官署,此處借指妓院。 (2) 落籍:即脫籍從良。古時妓女列名樂籍,若要從良,必須商得主管官吏的允許,將樂籍中名字除去,稱為「落籍」。
殘花敗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凋零的花朵,枯頹的柳樹。比喻淪落風塵,年齡偏大的女子。《警世通言.卷三○.金明池吳清逢愛愛》:「小員外道:『這些老妓夙娼,殘花敗柳,學生平日都不在意。』」
2.比喻遭人蹂躪遺棄的婦女,含貶義。元.白樸《牆頭馬上》第三折:「休把殘花敗柳冤仇結,我與你生男長女填還徹。」《孤本元明雜劇.女貞觀.第二折》:「我是個嫩蕊嬌花,不比那殘花敗柳。」也作「敗柳殘花」。
媽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稱謂:(1)對母親的稱呼。宋.洪邁《夷堅丙志.卷一○.黃法師醮》:「黃師見夫人在坐,叔介至前,即仆地曰:『媽媽在此,……。』」《永樂大典戲文三種.張協狀元.第一三出》:「奴家爹爹王德用,身為宰執,名號黑王。媽媽兩國夫人劉氏。」(2)對年長婦人的稱呼。明.無名氏《白兔記》第二齣:「東村頭張媽媽,西村頭李媽媽。」《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六:「兩個見是個婦人,無甚妨礙,便動問道:『媽媽何來?為甚這般苦楚?可對我們說知則個。』」(3)對老妻的稱呼。《京本通俗小說.志誠張主管》:「張士廉,年過六旬,媽媽死後,孑然一身,並無兒女。」《劉知遠諸宮調.第一二》:「衙內告夫人:『媽媽尊察,只取得他來,交為一妳母足矣。』」(4)鴇母。即妓女的假母。《大宋宣和遺事.亨集》:「師師聞道,諕得魂不著體,急離坐位,說與他娘……,李媽媽聽得這話,慌忙走去告報與左右二廂捉殺使孫榮。」元.無名氏《雲窗夢》第二折:「妾身是洛陽樂籍張媽媽是也。來到這汴梁聞知這鄭一女兒月蓮,因不掙錢,賭氣要賣。」也稱為「媽兒」。(5)婢女對女主人的稱呼。《永樂大典戲文三種.張協狀元.第四二出》:「(淨、貼)媽媽,莫要提起。(未)照管頭撞。(丑)你與我請府眷轎先去,我一面備馬來。」《京本通俗小說.西山一窟鬼》:「告媽媽,不是錦兒多口,不如媽媽且歸,明日爹爹自歸來。」(6)對婆婆的稱呼。《清平山堂話本.快嘴李翠蓮記》:「惱得心頭火氣沖,不知那個是媽媽,不知那個是公公。」
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經過瓜田時,不彎身穿鞋;走過李樹下面,不舉手整理帽子。語出漢.無名氏〈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處嫌疑間。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後比喻避免招惹嫌疑。明.陸釆《明珠記》第一七齣:「深感將軍好意,爭奈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相公男子,妾身女人,雖則結為義父,難免外人議論。」
不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屈辱。《文選.司馬遷.報任少卿書》:「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辭令。」《三國演義》第九回:「妾身已事貴人,今忽欲下賜家奴,妾寧死不辱。」
招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招人進門,納以為婿。元.無名氏《舉案齊眉》第二折:「妾身孟光,自從俺父親將梁秀才招贅入門,七日光景,並不曾見面。」明.王玉峰《焚香記》第二四齣:「幸然一舉作狀元,韓丞相招贅為姻眷。」也稱為「招門納婿」。
上廳行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應聘到公廳歌舞行班的首席名妓。元.無名氏《貨郎旦》第一折:「妾身長安京兆府人氏,喚做張玉娥,是個上廳行首。」《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二:「王賽兒本是個有名的上廳行首,又見七郎有的是銀子,放出十分擒拿的手段來。」
排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身分。元.關漢卿《謝天香》第二折:「量妾身則是個妓女排場,相公是當代名儒。」
珠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文詞的富麗華美。唐.杜甫〈奉和賈至舍人早朝大明宮〉詩:「朝罷香煙攜滿袖,詩成珠玉在揮毫。」元.無名氏.《碧桃花》第一折:「妾身與相公成此親事,或詩或詞,求一首珠玉。」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