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18.57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資訊素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資訊 尋獲資訊 評估資訊 應用資訊而在日本,他們把資訊素養再細分為專注於從不同媒體搜集情報(資訊)的媒體素養及專注於從電腦處理大量及高速的情報(資訊)的電腦素養。為了應付經濟變革等等的需要,日本的學校教育都非常著重培育資訊素養。對於近年在香港積極推行的任務為本學習法(Task-based learning)及專題研習學習法(Project-based learning),資訊素養技能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建立知識的框架。而另一方面,在態度方面,香港的課程對資訊範疇的品德教育比較強調。(參看香港小學資訊科技課程)“資訊素養”這個...
守門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守門人理論是是傳播學的理論,起源心理學家Kurt Lewin建構的名詞「守門人」,之後李溫承繼研究,延伸出「守門人行為」(gatekeeping)的觀念,即新聞媒體在從消息來源獲得大量資訊後經編輯篩選、刪減的過程。至於資訊的選擇規範則建立於「守門人」自身。但是商業媒體都被財團控制,因此守門人的行為也因此受到組織上層影響,雖然一方面替閱眾去蕪存菁選擇新聞,一方面也擔任資本家的打手替他們選擇其希望讓大眾得知的信息。
讀報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寫作表現之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吳翠珍、陳世敏(2007)。媒體素養教育。臺北:巨流。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讀報教育英文關鍵字:newspaper in education
真人實境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真人實境秀(又稱真人秀)是一種強調實時現場直播,沒有劇本,不是角色扮演,聲稱是百分百反映真實的電視節目。例子如金凱瑞(Jim Carrey)主演的美國電影《真人Show》(The Truman Show)中的小人物,他的生活24小時直播給當地觀眾收看,毫無私隱可言。真人秀節目迎合了普通人求知慾、好奇心、八卦、偷窺他人私隱的心理。由於真人秀的節目形式受歡迎,所以一些不是24小時全紀錄的電視節目也被製作人封為「真人秀」,企圖提升收視率,例如《一筆OUT消》、《美國偶像》等。時移世易,真人秀的定義愈趨含糊。YouTube上的短片也常自稱是「真人秀」。 參見 《電波少年》(日文:模板:Lang),...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簡稱通傳會。英文名National Communication Commission,簡稱NCC。)是中華民國電信、資訊、傳播等事業的監理機構,就其專業為一獨立於行政部門之機關,該機關仿效自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ederal Communication Commission, FCC)。在此之前之審查業務由行政院新聞局、交通部電信總局等單位負責。 委員名單 第一屆(2006年2月22日—2008年8月1日)NCC歷屆委員介紹蘇永欽(中國國民黨推薦):主任委員石世豪(民主進步黨推薦,之後撤銷):副主任委員劉宗德(親民黨推薦):副主任委員李祖源(親民黨推薦)林東泰(中國國...
建構主義教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重視教學策略的價值取向。四、媒體選擇在設計循環圈的早期階段就應考慮媒體因素。在媒體決策時應考慮學生的媒體素養及媒體文化中可能帶有的偏見。五、評估學生要儘可能將評估與教學過程結合起來,成為有意義學習經驗的一部分,不一定只在教學結束時才進行評估。圍繞著真實的情境來評估、討論學習結果。既評量過程又評量結果。例如認知學徒模式中反映了多方面思維過程的策略,如協商、交談、複述、形象表達、抽象概括、小組探討等,這些過程都應該作為評量的依據。在課堂學習環境中運用形成性(信息性)評估,這種評估靠教師的眼神、手勢、面部表情或實際行為來傳遞信...
網路霸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網路霸凌」是網路發達後的產物之一,行為包括在電子郵件中寫髒話,或是透過即時通對話,不時地傳送凌辱性的字眼騷擾他人,帶給對方更多痛苦,因為人人都看得到。由於愈來愈多年少年和兒童擁有手機和數位相機,加上網路連結幾乎無所不在,在網路上遭到同儕的霸凌行為已悄悄成為新的校園霸凌行為。2006年英國一項研究發現,該國每十名青少年中,就有一人曾收到網路惡霸發送的威脅性電子郵件或難聽謠言欺凌。美國也有研究指出,受到網路匿名性的影響,不少網友平時可能是乖乖牌,但是一上網卻搖身成為欺凌他人的惡霸。兒童福利聯盟日前調查指出,在台灣曾使用網路散布謠言、辱罵或嘲笑他人的國中小學童也高達二成四。「網路霸凌」的行為是否觸...
圖像素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像素養的訓練,使其具有批判性的識讀技巧(Critical Viewing Skills)。圖像素養與媒體素養(Media Literacy)及電視素養(Television Literacy)均有密切的關聯,在意義上也有重疊之處。 資料來源 陳龍,陳一(民93)。論公眾媒介接受中的圖像文化素養。媒介研究,第四期。 國立編譯館(1995年)。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台北:漢美圖書有限公司。
部落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部落格又稱為網誌或網路日誌(英語:Blog,為Web Log的混成詞),中國大陸譯作博客,台灣譯作網誌、部落格, 港澳譯作网志,馬新譯作部落格、博客、網誌,是一種由個人管理、不定期張貼新的文章、圖片或影片的網頁或線上日記,用來抒發情感或分享資訊。網誌上的文章通常根據張貼時間,以倒序方式由新到舊排列。許多部落客作者專注評論特定的議題或新聞,其他則作為個人日記。一個典型的博客結合了文字、影像、其他博客或網站的超連結、及其它與主題相關的媒體。能夠讓讀者以互動的方式留下意見,是許多博客的重要要素。大部分的博客內容以文字為主,仍有一些博客專注在藝術、攝影、視頻、音樂、播客等各種主題。網誌是社會媒體網路的...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