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61.591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俳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日本短詩,以五、七、五共三句十七音組成。原為俳諧之連歌的初句,稱為「發句」。芭蕉以後成為獨立的表現形態,至明治時代正岡子規改稱為「俳句」。句中常出現季節性的用語,如:「古池や蛙とびこむ水の音」(松尾芭蕉作)。
夏目漱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漢文出世。23歲,夏目進入東京帝國大學英文系(現東京大學)。1889年,就學期間的夏目因受好友正岡子規等人影響而開始寫作;同年9月9日,他的漢文暑假遊記《木屑錄》脫稿。《木屑錄》不僅是漱石最早彙集成冊的作品,且署名為「漱石頑夫」。漱石二字來源於唐代《晉書》的故事漱石枕流,一開始是子規的筆名,為夏目借用,並最終成為了他的正式筆名「夏目漱石」。1895年,在愛媛縣松山中學任教,後又去熊本縣執教;這段經歷後來體現在他的小說《哥兒》中。1896年,夏目在...
綠暗紅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暮春時節草樹茂密,花已開殘。宋.歐陽修〈青玉案.一年春事都來幾〉詞:「一年春事都來幾,早過了,三之二。綠暗紅稀渾可事。」《群音類選.清腔類.卷六.南紅福郎帶北上小樓.花壓闌干春盡遲曲》:「轉眼是綠暗紅稀,聽聲聲子規。」
卑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平庸、微不足道。唐.鮑溶〈子規〉詩:「戚戚含至冤,卑卑忌群勢。」
不如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思家歸鄉之情或催人返家之語。參見「不如歸去」條。宋.范仲淹〈越上聞子規〉詩:「春山無限好,猶道不如歸。」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