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59.373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蠢蠢欲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己紡織的緯紗,而掛念王朝的隕滅。比喻忘身憂國。嫠,音ㄌ|ˊ,寡婦。宗周,指周王朝。因周為所封諸侯國之宗主國,故名。 (4) 蠢蠢:動亂不安的樣子。
方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668~1749)字鳳九,號靈皋,晚號望溪,清安徽桐城人。官至侍郎。論學以宋儒為宗,說經推衍程朱之學,尤致力於春秋三禮。文學韓歐,嚴於義法,為桐城派之宗主。著有《周官辨》、《春秋通論》、《禮記析疑》、《望溪文集》等。
七上八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錄.卷二一.示呂機宜》,意為忐忑不安。語錄記載:有人問禪宗大師趙州「狗子還有佛性也無?」意思是說:禪宗主張佛在眾生,那像狗這種畜牲到底有無佛性?趙州的回答並不一定,有時說「有」,有時說「無」。大慧普覺禪師就引這個例子來告訴有心向佛求證悟的人,要隨時把這例子拿來參究,直向內心去求答案。有時會覺得內心紛亂難安,像嘴裡咬到鐵釘一般,毫無滋味,在此當頭,千萬別退卻,因為這是即將體悟的時候。原來佛法緣於我們的心思,如果沒有一切心思,哪需要佛法來度呢?心裡紛亂難安,不就是體悟佛法的機緣嗎?這裡的「七上八下」就是形容心情起伏不定、忐忑不安的意思。(二)「七上八下」也可以用在表示中等的意思,形容普通而不出眾。...
禪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中國佛教宗派。特重禪觀,不重教理,自稱教外別傳。以菩提達摩為初祖,下傳慧可、僧璨、道信、弘忍,弘忍之後分成南宗慧能,北宗神秀二派。北宗強調漸修,南宗主頓悟。弘忍圓寂後,北宗神秀大闡宗風於長安、洛陽。中唐以後,南宗成為禪宗的正統,並形成曹洞、雲門、法眼、溈仰、臨濟五家。但宋朝以後則僅存曹洞、臨濟二脈。也稱為「佛心宗」。
藩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附屬的地方或國家,如朝鮮、安南、琉球、緬甸等國過去都是中國的藩屬。也作「藩附」。
屬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主權隸屬於宗主國的國家。即一切內政、外交都須接受宗主國的支配。
楊萬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崇隆,當世如項安世、陸游、姜特立等人皆曾指出當時「誠齋詩律」的風行,足證楊萬里在南宋中興詩壇幾乎居於宗主地位。稍後的嚴羽在《滄浪詩話》則立「楊誠齋體」,為的是標舉楊萬里「已而盡棄諸家之體,而別出機杼」的成就。但詩學史對「誠齋體」的評價到了南宋後卻不再令譽天下,有清一代對「誠齋體」的看法大多惡其粗豪鄙俚,少數如《宋詩鈔》能將「誠齋體」還原到歷史語境中,突顯誠齋體能在江西流風之中有所創發,較後期則或如紀昀推重楊萬里「才思健拔」的描寫技巧,但對「誠齋體」的創作實踐則評價不高。
上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外藩對朝廷或附庸國對宗主國的稱呼。三國魏.曹植〈與楊德祖書〉:「吾雖德薄,位為蕃侯,猶庶幾戮力上國,流惠下民。」《元史.卷二○九.外夷列傳二.安南》:「乞念臣自降附上國,十有餘年,雖奉三年一貢,然迭遣使臣,疲於往來,未嘗一日休息。」
馬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唐代一位高僧。法名道一。俗姓馬,漢州什邡(今屬四川)人。初從處寂出家學禪,後到衡山,遇懷讓,經懷讓指導而開悟。大曆年中,住鍾陵(今江西進賢縣)開元寺,四方學者雲集。法嗣有百丈懷海、西堂智藏等一百三十九人,為一方宗主,禪宗至此而大盛。道一因在洪州弘傳懷讓的禪法,所以當時稱其門為「洪州宗」。
日俄戰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元一九○四至一九○五年,日本與俄國在中國東三省境內的戰爭。結果由美國調停,雙方簽定朴資茅斯條約,內容大致為俄國承認日本為朝鮮的宗主國,且轉讓長春以南的勢力給日本。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