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92.464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城下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只有被迫簽下喪權辱國的「城下之盟」。後來「城下之盟」泛指被迫簽訂的屈辱性條約。如《宋史.卷二八一.寇準列傳》:「城下之盟,《春秋》恥之;澶淵之舉,是城下之盟也。以萬乘之貴而為城下之盟,其何恥如之!」
孤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盡其所有,全部下注,以決勝負。比喻在危急時投入全部力量,作最後的冒險行動。《宋史.卷二八一.寇準傳》:「欽若曰:『陛下聞博乎?博者輸錢欲盡,乃罄所有出之,謂之孤注。陛下,寇準之孤注也,斯亦危矣。』」
楊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平元年(998年)書成[5],景德二年(1005年)與王欽若主修《冊府元龜》[6]。在政治上支持丞相寇準抵抗遼兵入侵。又反對宋真宗大興土木。卒諡文,故稱楊文公。著作多佚,今存《武夷新集》20卷。《宋史》卷三○五有傳。清人全祖望有《楊文公論》。
麥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陰曆四、五月間的初夏時節,當時正是秋天播種的冬小麥成熟的時候。秋天是穀物收成的季節,因此古人引申初夏為麥秋。宋.寇準〈夏日〉詩:「日暮長廊聞燕語,輕寒微雨麥秋時。」
寇萊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朝政治家萊國公寇準。參見「寇準」條。
拂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部屬對長官的逢迎動作。語出《宋史.卷二八一.寇準傳》:「初,丁謂出準門至參政,事準甚謹。嘗會食中書,羹汙準鬚,謂起,徐拂之。準笑曰:『參政國之大臣,乃為官長拂鬚邪?』謂甚愧之。」
萊公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朝宰相寇準卒後,歸葬西京,路過公安縣,縣人設祭道旁,折竹植地以掛紙錢,逾月枯竹盡生筍。因寇準曾封為萊國公,故稱其竹為「萊公竹」。見《宋史.卷二八一.寇準傳》。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