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6.904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白字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流行於廣東、福建、香港、澳門等地的戲曲。因唱、念均用方言而得名。白字戲屬童伶制,演員到變聲期不能唱白字曲者,則須去正字戲,所以著名藝人很少。傳統劇目有二百多個,大都為傳奇故事。音樂屬曲牌體,分大鑼戲、小鑼戲兩種。大鑼戲原用大管弦,後改以竹弦為主奏樂器,小鑼戲以小嗩吶為主,配以響盞等。
鐋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銅製的小鑼,演奏時以木片敲擊。《清史稿.卷一○一.樂志八》:「鐋,笵銅為之,面徑二寸七分,口徑三寸一分五釐,深六分。穿孔貫紃,擊以木片。」
什不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一種曲藝演唱的形式。演唱時,由歌者二、三人各執竹板、小鑼、小鑔等樂器,分飾旦、丑兩種角色;另有一人專司其他各種樂器,如單皮、堂鼓、鐃鈸、冬字鑼、疙瘩鑼等。因又唱又打閑不住,故稱為「什不閑」。也作「什不閑兒」、「什不閒」。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