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50.393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歌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門西方舞臺表演藝術,十六世紀末始於義大利,結合文學、戲劇、音樂、舞臺藝術等,而以音樂為主,通常由管弦樂團伴奏,後漸流行於歐洲各地。
芭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蹈類型名。Ballet一詞起源於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佛羅倫斯(Florence)。意指含有戲劇內容的舞蹈。Ballet為Balletto的複數,義大利語Balletto即「舞蹈」之意〔見巴利托(Balletto)〕,原意並無戲劇之含意,十四、十五世紀間,盛行於米蘭與翡冷翠等地區的權貴之間,是屬娛樂性之社交舞又稱為「Balletto」,直至十六世紀初,佛羅倫斯的凱薩琳.梅迪西(Catherine de Medicis)公主,自義大利嫁到法國成為華洛斯(Valois)王朝、法王亨利二世的皇后時,她將各種義大利藝術帶進法國宮廷,其中最受矚目的,就是義大利貴族、富賈最喜愛的餘興節目 ── 芭蕾(Ba...
盧原英了《舞劇與古典舞蹈》1985、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Horst Koegler《The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of Ballet》1987.
劇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戲劇等表演藝術的演出場所。以舞臺和觀眾席為主體,通常分為露天和室內兩大類。中國唐代以前,歌舞百戲多在廣場演出,至宋、元時,隨著經濟的發展,才出現了營業性的劇院,稱為「勾欄」、「瓦棚」、「瓦舍」。後歷代各有沿革,不同地區亦出現各具特色的劇院,但舞臺多以三面向觀眾,且只有一層。國外最早的劇場出現於公元前五世紀的古希臘,為利用山坳的自然地形開鑿而成的露天劇院。十六世紀初始有鏡框式的舞臺,後逐漸發展為現代規模的劇院。也稱為「劇場」。
巴黎(Paris)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城市名。位於法國巴黎盆地中央,橫跨塞納河兩岸。是法國首都和政治、經濟、文化與交通的中心,也是歐洲大陸最大的城市。具兩千餘年歷史,城中的劇場、博物館、圖書館各有數十個,音樂廳也有十餘個。因其出產花卉種類繁多繽紛,也稱為「花都」。
舞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有組織編制的舞蹈團體。可分為偏重娛樂性演出和重藝術創作性等兩種類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