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73.415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少不經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少不更事」之典源,提供參考。 《晉書.卷六九.周顗列傳》及王敦構逆,溫嶠謂顗曰:「大將軍此舉似有所在,當無濫邪?」顗曰:「君少年未更事。人主自非堯、舜1>,何能無失,人臣豈可得舉兵以脅2>主!共相推戴,未能數年,一旦如此,豈云非亂乎!處仲剛愎強忍,狼抗無上,其意寧有限邪!」既而王師敗績,顗奉詔詣敦,敦曰:「伯仁,卿負我!」顗曰:「公戎車犯順,下官親率六軍,不能其事,使王旅奔敗,以此負公。」敦憚其辭正,不知所答。……俄而與戴若思俱被收,路經太廟,顗大言曰:「天地先帝之靈:賊臣王敦傾覆社稷,枉殺忠臣,陵虐天下,神祇有靈,當速殺敦,無令縱毒,以傾王室。」語未終,收人以戟傷其口,血流至踵,...
盈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充滿眼眶。如:「他強忍著盈眶的熱淚,向親友揮手道別。」唐.柳宗元〈弔屈原文〉:「先生之貌不可得兮,猶髣髴其文章。託遺編而歎喟兮,渙余涕之盈眶。」《歧路燈》第一二回:「二人口中雖是硬說,不覺淚已盈眶,卻強制住不叫流出來。」
飲泣吞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噙著眼淚,強忍悲傷,不哭出聲音。如:「這孩子從小孤苦無依,每受委屈只能飲泣吞聲。」也作「吞聲飲泣」。
吞聲忍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強忍氣憤而不出聲。元.關漢卿《竇娥冤》第三折:「可憐我孤身隻影無親眷,則落的吞聲忍氣空嗟怨。」《紅樓夢》第六九回:「心中一刺未除,又平空添了一刺,說不得且吞聲忍氣,將好顏面換出來遮飾。」也作「忍氣吞聲」。
飲恨吞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把愁恨咽到肚裡,強忍哭聲。語本《文選.江淹.恨賦》:「自古皆有死,莫不飲恨而吞聲。」形容含怨抱恨而無法表態發洩。明.梁辰魚《浣紗記》第一○齣:「夫人過哀,眼見粉愁香怨,寡人不肖,豈能飲恨吞聲!亦有短歌,為卿一詠。」也作「飲氣吞聲」。
聲吞氣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五帝,又待我十分友善,並且派兵助我討伐逆賊。我與同伴們對家鄉的淪陷,親人的離散,感到無限的悲痛。我們強忍住這口氣,立誓報仇雪恨,將叛賊尒朱榮殲滅,復興宗族家園。」後來「忍氣吞聲」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受了氣也強自忍耐,不敢作聲抗爭。
飲氣吞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五帝,又待我十分友善,並且派兵助我討伐逆賊。我與同伴們對家鄉的淪陷,親人的離散,感到無限的悲痛。我們強忍住這口氣,立誓報仇雪恨,將叛賊尒朱榮殲滅,復興宗族家園。」後來「忍氣吞聲」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受了氣也強自忍耐,不敢作聲抗爭。
含悲忍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強忍著悲痛。如:「雖然地震使得許多人失去親人與住所,但是我們仍要含悲忍淚,重振家園。」
吞聲飲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強忍氣憤而不出聲。《北史.卷八二.儒林傳下.劉炫傳》:「安可齰舌緘脣,吞聲飲氣,惡呻吟之響,忍酸辛之酷哉!」也作「忍氣吞聲」。
銜泣吞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五帝,又待我十分友善,並且派兵助我討伐逆賊。我與同伴們對家鄉的淪陷,親人的離散,感到無限的悲痛。我們強忍住這口氣,立誓報仇雪恨,將叛賊尒朱榮殲滅,復興宗族家園。」後來「忍氣吞聲」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受了氣也強自忍耐,不敢作聲抗爭。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