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93.761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入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開始進入某個學校學習,成為該校的學生。如:「入學考試」。《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一:「王生雖是業儒,尚不曾入學,只在家中誦習,也有時出外結友論文。」《紅樓夢》第四回:「珠雖大亡,幸存一子,取名賈蘭,今方五歲,已入學攻書。」
中輟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輟生 定義  為「中途輟學生」之簡稱,乃指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之學生有下列任一情形:未經請假、不明原因未到校上課達三日以上轉學生未向轉入學校報到學期開學後未到校註冊之學生 相關法規 國民中小學中途輟學學生通報及復學輔導辦法國民教育法施行細則強迫入學條例施行細則兒童及少年福利法少年事件處理法施行細則 通報中輟系統網站 教育部中輟生通報及復學系統:由國民中小學中輟業務相關之人員(註冊、生教、輔導)定期或發生學生中輟時,上網填報資料,俾利後續追蹤輔導。
十二年國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年8月起,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分兩階段,其基本架構示意圖如圖1,前九年為國民教育,依「國民教育法」及「強迫入學條例」規定辦理,對象為6至15歲學齡之國民,主要內涵為:普及、義務、強迫入學、免學費、以政府辦理為原則、劃分學區免試入學、單一類型學校及施以普通教育。後三年為高級中等教育,推動制定「高級中等教育法」,對象為15歲以上之國民,主要內涵為:普及、自願非強迫入學、免學費、公私立學校並行、免試為主、學校類型多元及普通與職業教育兼顧。 免試入學係指學生免參加入學測驗,即可升入高中、高職或五專。本階段國中畢業生七成五以上將採免...
特殊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他適當場所。身心障礙學生之教育安置,應以滿足學生學習需要為前提下,最少限制 的環境為原則。」此外,「強迫入學條例」及「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中亦有相關條款,對身心障礙學生之受教權加以保護,不許任意剝奪。而「身心障礙」又分為下面幾類,分別是: 智能障礙學習速度緩慢或缺乏,對於學習到的事物很難類化或轉移到日常生活當中理解力不好,所以在學習抽象的事物上有困難記憶力差,看到東西容易忘,要他們在短時間記住一件事情會有困難,而且要不斷不斷地學習才能記住。舉一反三的能力及用過去的經驗來解決問題的能力較弱 視覺障礙造成視覺障礙的原因,通...
義務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各個先進國家地區都有實施義務教育,只是國家提供之義務教育年數和成效不一。我國根據「國民教育法」以及「強迫入學條例」規定,六到十五歲國民為適齡國民,都應接受國民教育。國民教育分為兩階段,前六年為國民小學教育,後三年為國民中學教育。
在家自行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家自行教育(Home Schooling)是指不進入正式學校系統,而靠家庭力量或社會資源的方式,對適齡兒童所施行的義務教育。在英美等國家,在家自行教育的興起主要與家庭的宗教、文化背景有相當大的關係。而在我國,最早與特殊教育有關。根據民國71年公佈之「強迫入學條例」,有特殊學習狀況之適齡兒童父母或加監護人可向當地強迫入學委員會申請通過後,將兒童送請特殊教育機構施教或在家自行教育。後來「國民教育法」鬆綁,國民教育除了主要由政府辦理、私人興辦外,為保障學生的學習權,國民教育階段得辦理非學校型態之實驗教育。且「國民教育階段家長...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年8月起,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分兩階段,其基本架構示意圖如圖1,前九年為國民教育,依「國民教育法」及「強迫入學條例」規定辦理,對象為6至15歲學齡之國民,主要內涵為:普及、義務、強迫入學、免學費、以政府辦理為原則、劃分學區免試入學、單一類型學校及施以普通教育。後三年為高級中等教育,推動制定「高級中等教育法」,對象為15歲以上之國民,主要內涵為:普及、自願非強迫入學、免學費、公私立學校並行、免試為主、學校類型多元及普通與職業教育兼顧。 免試入學係指學生免參加入學測驗,即可升入高中、高職或五專。本階段國中畢業生七成五以上將採免...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