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13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18.799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無所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沒有辦法可以隱藏跡。如:「警方決定採地毯式搜索,讓歹徒無所遁。」
班達完測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班達完測驗(Bender-Gestalt Test)過去在檢驗大腦是否損傷時,因為缺乏精密的科學檢驗儀器,所以有一些臨床心理學者,設計了衡鑑神經心理損傷的臨床工具。受測者在這些測驗的分數,可以作為大腦機能損傷的指標,此類測驗可以測量智能退化及大腦損傷情,且大多可以測量空間知覺與新學習材料的記憶情。有一個著名的測驗已經使用多年,也就是班達視覺動作完
影不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容關係親密,無時無處不在一起。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一二.槐西雜志二》:「夫婦甚相得,影不離。」也作「影相追」、「影相隨」、「影相依」、「影不離」。
心理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理學(Gestalt Psychology)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外觀、外。《南史.卷三四.顏延之傳》:「及孝武即位,又鑄孝建四銖,所鑄錢式薄小,輪郭不成。」《文明小史》第五一回:「又到各處工匠廠遊覽了一番,問明白了各種機器的式,什麼價錢,一一都記在手摺上。」
2.文學作品上指作品外在的體式。如詩、散文、小說等,都屬式。相對於內容而言。
3.抽象或具體的事物,其態的直接表現或組成。
畢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原本的貌、面目完全暴露出來。如:「看他平常好像淡泊名利的樣子,當發現自己的利益受損,他馬上原畢露,計較了起來。」
Fritz_Perls_完治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導論2 主要概念3 治療歷程4 完治療的技術 導論了解個人要從個體與環境互動關係的脈絡中才能看見。治療最初目標是使當事人能對其所經驗及行動有所覺察。經覺察,改變自然發生。治療重心在協助當事人抓取互動歷程中的想法、感覺與行動。Perls認為想要自我了解,當下當事人如何行動,遠比知道他們為何表現如此更重要。因此強調此時經驗了什麼,而非當事人說了什麼。覺察包括:頓悟、接受自己、對環境了解、對自己的選擇負責、能與他人有接觸能力等。經驗是不斷變動的,因此當事人被期待重新擁有自己的眼光,非被動等待治療者給他們頓悟或答案。F...
象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修辭學上的一種轉化。將抽象的事物當作具體的事物加以描述。如宋玉的風賦「翱翔於激水之上」其中「翱翔」二字,擬物為物,是風的象化。
於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喜悅之情流露臉上。《魏書.卷四八.高允傳》:「允喜於色,語人曰:『天恩以我篤老,大有所賚,得以贍客矣。』」《聊齋志異.卷七.邵女》:「金一見,喜於色,飲食共之,脂澤花釧,任其所取。」
之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互相比較之後。《老殘遊記》第三回:「相之下,兄弟實在慚愧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