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30.324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困心衡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苦心焦
焦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焦氣躁。《三國演義》第八三回:「先主見吳軍不出,心中焦躁。」《文明小史》第五三回:「王明耀那裡竟是音信全無,心裡不覺焦躁起來。」也作「焦皂」、「焦燥」。
以日繼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晝夜不停。唐.韓愈〈為裴相公讓官表〉:「苦心焦思,以日繼夜,苟利於國,知無不為。」《鏡花緣》第九二回:「妹子就用『黃昏』二字交卷,以記是日歡聚幾至以日繼夜之意。」
河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河水流經的通道。多指能通航的河流水道。《元史.卷六四.河渠志一》:「今歲新開牐河,分引渾、榆二河上源之水,故自李二寺至通州三十餘里,河道淺澀。」《紅樓夢》第一一八回:「且言賈政扶了賈母靈柩一路南行,因遇著班師的兵將船隻過境,河道擁擠,不能速行,在道實在心焦。」
功到自然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功夫到了,事情自然會成功。多用於勸人腳實地做事而不要急欲求成。《西遊記》第三六回:「師父不必罣念,少要心焦。且自放心前進,還你個功到自然成也。」
罣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中繫念。《西遊記》第三六回:「師父不必罣念,少要心焦。」也作「掛念」。
投射作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個體不自覺的把自認為不為社會接受的動機或行為加諸他人,以減輕內心焦慮的心理歷程。
焦心勞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人非常操心、擔憂。宋.司馬光〈進五規狀.遠謀〉:「臣竊見國家每邊境有急,羽書相銜,或一方饑饉,餓莩盈野,則廟堂之上焦心勞思,忘寢廢食以憂之。」也作「勞心焦思」。
壁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邊、面。如「這壁廂」就是這一邊、這邊廂。元.白樸《梧桐雨》第四折:「一會家心焦懆,四壁廂秋蟲鬧。」《西遊記》第二六回:「只聞得香風馥馥,玄鶴聲鳴,那壁廂有個神仙。」
頭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先前、剛才。元.李文蔚《圯橋進履》第二折:「張良,你這會容顏,比頭裡不同,你今日日當卓午,必然遇著賢人,指教你也。」《醒世姻緣傳》第三回:「不消去查,是你『秋胡戲』,從頭裡就『號啕痛』了,怕你心焦,我沒做聲。」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