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3.734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韋叡樹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魏軍攻至叡駐守的城下,諸將均勸叡棄城撤退。叡怒斥曰:「將軍死綏,有前無卻。」遂取令旗插於城下,以示絕不動搖之意。見《南史.卷五八.韋叡傳》。後比喻意志堅定,誓死不退卻。
雷馬克(Erich Maria Remarque)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怒斥責的聲音。多用於早期的小說和戲曲。元.吳昌齡《張天師》第一折:「這女人是從那裡來的,必然是妖精鬼怪。唗!」
擲刀對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三國時魏藩屬公孫淵暗通吳主孫權,孫權欲拜為燕王,大臣張昭極力勸阻,孫權案刀怒斥,張昭乃動之以二代之情,涕泣橫流,孫權遂擲刀於地而與之對泣。見《三國志.卷五二.吳書.張昭傳》。後乃用來稱許直言諫諍的人。
叱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怒斥、喝罵。《敦煌變文集新書.卷二.維摩詰經講經文》:「又緣我初悟道,未曉真源,已曾被居士叱呵,空立一無祗對。」
嗔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怒斥呵止。唐.杜甫〈北征〉詩:「問事競挽鬚,誰能即嗔喝。」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