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869.150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衾影無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北齊.劉晝《劉子.卷二.慎獨》:「獨立不慚影,獨寢不愧衾。」比喻為人光明磊落,獨處時亦問心無愧。《官場現形記》第二○回:「我們講理學的人,最講究的是慎獨工夫,總要能夠衾影無慚,屋漏不愧。」
盜鐘掩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耳盜鈴也。」然而從古書裡的記載,卻不難看出早期文獻的「鈴」都是作「鐘」,例如北齊.劉晝《劉子.卷二.慎獨》用的就是「盜鐘掩耳」,《梁書.卷一.武帝本紀上》又省作「盜鐘」。
掩耳盜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耳盜鈴也。」然而從古書裡的記載,卻不難看出早期文獻的「鈴」都是作「鐘」,例如北齊.劉晝《劉子.卷二.慎獨》用的就是「盜鐘掩耳」,《梁書.卷一.武帝本紀上》又省作「盜鐘」。
竊鐘掩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耳盜鈴也。」然而從古書裡的記載,卻不難看出早期文獻的「鈴」都是作「鐘」,例如北齊.劉晝《劉子.卷二.慎獨》用的就是「盜鐘掩耳」,《梁書.卷一.武帝本紀上》又省作「盜鐘」。
加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戴帽子。北齊.劉晝《劉子.卷二.慎獨》:「人之須善,猶首之須冠,足之待履。首不加冠,是越類也;行不躡履,是夷民也。」
黃宗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術:  黃宗羲學識淵博,對天文、曆算、音律、釋道、史地都有研究。  治學以捍衛陽明心學自任,力主誠意慎獨之說。亦重史學之鑽研,服膺者如萬斯同、全祖望、章學誠等皆以史學名家,蔚為浙東學派。【文學】黃宗羲從文學角度強調「性情」,反映現實,表達真意。其詩風格樸實,富愛國主義精神,表現出崇高的民族氣節和堅強意志。【天文曆算】黃宗羲通過對照《國語》,認為古文《尚書•湯誥》是後人「誤襲周制以為《湯誥》」。並得結論「今因推日食於昭十七年六月」(魯昭公十七年夏六月甲戌朔日),「可見《夏書》本文不同孔書、左氏而非偽也,則不能不致疑於古文矣...
不暇思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不假思索」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宋人黃榦在寫給好友的一封回信中,提到他細讀《中庸》一書的心得。大意是:《中庸》是子思子在家學中完全了解儒道的本末源流之後才寫成的一本書,書中詳盡闡發了聖賢之道的底細。全書從戒懼謹獨(心懷警戒恐懼謹守慎獨之道)講起,接著談到智仁勇三達德,最後以「誠」字作結。所謂「戒懼謹獨」,既不必勉強費力,也不用思考探求,一念之間,立刻就能體會箇中真意。初學的人果能勤奮懈地奉行把持,便得以完整保全上天賦與的本性。至於所謂「智仁勇」三德,以及「誠」之一字,只要加上講學力行的功夫,也就不難融會貫通了。「不假思索」就是直接摘自信中的一個成語,用於表示不經過思考探求,立即做出...
塞耳偷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耳盜鈴也。」然而從古書裡的記載,卻不難看出早期文獻的「鈴」都是作「鐘」,例如北齊.劉晝《劉子.卷二.慎獨》用的就是「盜鐘掩耳」,《梁書.卷一.武帝本紀上》又省作「盜鐘」。
掩耳偷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耳盜鈴也。」然而從古書裡的記載,卻不難看出早期文獻的「鈴」都是作「鐘」,例如北齊.劉晝《劉子.卷二.慎獨》用的就是「盜鐘掩耳」,《梁書.卷一.武帝本紀上》又省作「盜鐘」。
劉宗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578~1645)字起東,號念臺,明山陰(今江蘇省紹興縣)人。明末以進士出身,累官至左都御史,因言語激直忤旨,被罷黜為平民。其學以誠意為主,慎獨為功,嘗講學蕺山。清兵南下,杭州失守,劉絕食而死,清廷追諡忠介。著《周易古文鈔》、《陽明傳信錄》等。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