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9.69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束之高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據晉.習鑿齒《漢晉春秋》載,東晉的庾翼,在軍事上頗有才能,因為有他鎮守武昌等地,抵禦了來自北方的侵略,讓東晉因此能夠偏安江南。當時文人流行清談,盡說些浮誇無據的言論,其中又以杜乂和殷浩二人最得到眾人佩服,讚美之聲不斷,認為他們才華如此出眾,應該受到重用,給予官職。一向務實的庾翼,對於這些徒逞口舌之能的文人十分厭惡,因此只要有人在他面前讚美這些人,他就會說:「像杜乂、殷浩這樣的人,對待他們應該像對待用不著的東西一樣,先捆起來放在閣樓上,等到天下太平了,再來考慮應該給他們什麼樣的官職。」後來「束之高閣」演變為成語,就用來比喻棄置不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抵抗、抵禦。如:「抗拒」、「拒敵」。《廣韻.上聲.語韻》:「拒,捍也。」《荀子.君道》:「內以固城,外以拒難。」
歃血為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人結盟時,雙方口含牲血或用血塗在嘴邊,表示誠信不渝。[例]六國本已歃血為盟,攜手抵禦秦國,後被張儀連橫政策所離間,反遭秦國所滅。
自相矛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江及河南南部,後為秦所滅。 (2) 鬻:音ㄩˋ,賣。 (3) 楯:音ㄕㄨㄣˇ,通「盾」。古代用來抵禦敵人兵刃及保護自己的兵器。 (4) 陷:指刺入。 (5) 弗能應:無法回答。 (6) 兩譽:堯、舜兩人同時都得到最高的讚美。 ◎2《韓非子.難勢》客曰:「人有鬻矛與楯者,譽其楯之堅,物莫能陷也。俄而又譽其矛曰:『吾矛之利,物無不陷也。』人應之曰:『以子之矛,陷子之楯,何如?』其人弗能應也。」
異想天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異想天開」是指發出奇想天門開啟,這種想法是怪異的,所以叫「異想」。異想的結果自然是不符實際、不合事理。清代無名氏〈都門紀變百詠〉中,提到為抵禦外敵入侵北京城,有人就建議找些漁戶潛水去破壞鐵甲船,也有人建議挖深護城河,並挑運河水來灌注,使它深滿以抵擋敵人。這些不符實際,不合事理的建議當然是「異想天開」的想法。
結草啣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注解〕 (1) 輔氏之役:發生在輔氏的戰役。輔氏,春秋晉國地名。 (2) 亢:同「抗」,抵禦、抵擋。 (3) 杜回:秦國有名的大力士,生卒年不詳。 (4) 躓:音ㄓˋ,遇阻礙而跌倒。 (5) 而:同「爾」,你。 (6) 治命:神智清醒時的遺命。 2、「銜環」:南朝梁.吳均《續齊諧記》(據《後漢書.卷五四.楊震列傳》李賢注引)寶1>年九歲時,至華陰山2>北,見一黃雀為鴟梟所搏3>,墜於樹下,為螻蟻所困。寶取之以歸,置巾箱4>中,唯食黃花,百餘日毛羽成,乃飛去。其夜有黃衣童子向寶再拜曰:「我西王母5>使者,君仁愛救拯,實感成濟。」以白環四枚與寶:「令君子孫潔白,位登三事6>,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抵禦、抵擋。如:「反抗」、「抗敵」、「抗暴」、「八年抗戰」。《列子.黃帝》:「而以道與世抗,必信矣夫。」唐.韓愈〈張中丞傳後敘〉:「何苦守尺寸之地,食其所愛之肉,以與賊抗而不降乎?」
尊王攘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優點,吸收先進文化,國勢日強,不斷對外擴張;齊桓公為了抵擋日益強盛的夷狄,於是號召各地諸侯攜手合作,抵禦夷狄的侵擾,保障了中原文明的繼續發展。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尊王攘夷英文關鍵字: Honor the king and drive off the barbarians 參考資料張元、李孝悌/著。簡明中國歷史。頁25-26。龍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屏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像屏風一樣有遮蔽保衛作用的東西,通常指山嶺、島嶼、江河或大型物體等。[例]萬里長城橫亙在中國北方,曾經是抵禦外族入侵的重要屏障。
安內攘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安定內部的動亂,抵禦外敵的侵凌。如:「當國家危急存亡之秋,理應安內攘外,雙管齊下。」《清史稿.卷一五八.邦交志六》:「夫安內攘外之策,以固本防患為先。」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