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2.52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擊胸。表示悲傷或憤慨。《莊子.讓王》:「列子入,其妻望之,而心曰:『……今有飢色,君過而遺先生食,先生不受,豈不命邪?』」《文選.曹植.求自試表》:「功銘著於景鍾,名稱垂於竹帛,未嘗不心而嘆息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捶胸。表示悲恨或哀痛。《文選.張華.雜詩》:「永思慮崇替,慨然獨撫膺。」唐.李白〈蜀道難〉:「以手撫膺坐長嘆,問君西遊何時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慰撫。《史記.卷六四.司馬穰苴傳》:「士卒次舍井灶飲食問疾醫藥,身自循之。」
背扼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據有要地。《新唐書.卷一九七.循吏傳.薛大鼎傳》:「據天府,示豪傑,為背扼喉計,帝奇之。」也作「撫背扼喉」。
搤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肮,咽喉。,擊打。搤肮背指掐著咽喉,按住背部。語本《史記.卷九九.劉敬傳》:「夫與人鬥,不搤其亢,其背,未能全其勝也。」後用於比喻抓住要害,使對手無反抗能力。也作「扼喉撫背」、「扼吭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憐愛。《莊子.人間世》:「是皆修其身,以下傴人之民,以下拂其上者也。」唐.柳宗元〈天對〉:「湯奮癸旅,爰以傴。」
心泣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拍打。「心泣血」猶「椎心泣血」。見「椎心泣血」條。01.《晉書.卷五○.庾純列傳》:「按奏狀不忠不孝,群公建議削除爵土,此愚臣所以自悲自悼,心泣血也。」02.《新唐書.卷二二四.叛臣列傳上.僕固懷恩傳》:「陛下不垂明察,欲使忠直之臣,陷讒邪之黨,臣所為心泣血者也。」 
扼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據其要衝,克敵制勝。參見「搤肮背」條。《前漢演義》第三三回:「萬一山東有亂,秦地總可無虞,這所謂扼吭背,纔可操縱自如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拍手鼓掌。《史記.卷四三.趙世家》:「已而笑,手且歌。」《三國演義》第九七回:「當此時,曹操手,謂天下已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跑步之前多拍打膝部,因此用以指跑步。漢.趙曄《吳越春秋.闔閭內傳》:「王曰:『慶忌之勇,世所聞也,筋骨果勁,萬人莫敢當。走追奔獸,手追飛鳥,骨騰肉飛,膝數百里。』」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