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1.283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弓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原為元朝時專門負責治安的人員,後泛指捕快。元.李文蔚《燕青博魚》第四折:「我領著眾弓兵,不問那裡趕將去。」《儒林外史》第三九回:「那番子性野,不知王法,就持了刀杖器械,大打一仗。弓兵前來護救,都被他殺傷了。」
步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衙門裡擔任緝拿人犯的差役。《稱謂錄.卷二六.快足》:「馬快、步快,賦役全書各府縣均有此名目。」也稱為「捕快」、「捕人」、「捕役」。
急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拘捕罪犯的捕快。宋.洪邁《夷堅甲志一.王天常》:「一夕,夢二急足追至一處,令閉目露坐,無得竊窺人物。」
勾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捕役、捕快。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五本.第二折》:「這上面若簽個押字,使個令史,差個勾使,只是一張忙不及印赴期的咨示。」
捕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衙門裡擔任緝拿人犯的差役。《醒世恆言.卷二○.張廷秀逃生救父》:「只因強盜設捕快,誰知捕人賽強盜。」也稱為「捕快」。
捕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衙門內的捕快。《初刻拍案驚奇》卷八:「陳大郎情知不關他事,只得放了手,忍氣吞聲跑回曾家,就在崇明縣進了狀詞,又到蘇州府進了狀詞,批發本縣捕衙緝訪。」
限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時捕快因不能在限期之內破案所受的棒刑。《水滸傳》第四九回:「官府中也委了甘限文書,卻沒本事去捉,倒來就我見成。你倒將去請功,教我兄弟兩個吃限棒!」也作「杖限」。
白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時稱捕快的幫手為「白捕」。《警世通言.卷一五.金令史美婢酬秀童》:「其在官有名者謂之官捕,幫手謂之白捕,金令史不拘官捕,白捕,都邀過來,到酒店中喫三杯。」
官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捕快,舊時官府的警衛。《警世通言.卷一五.金令史美婢酬秀童》:「其在官有名者謂之官捕,幫手謂之白捕。」
解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時解送犯人或貨物的公文。《醒世恆言.卷二○.張廷秀逃生救父》:「不多時,侯爺升堂。楊洪同眾捕快將強盜解進,跪在廳前,把解呈遞上。」也作「解批」。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