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6.880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嘲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調笑戲弄。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文章》:「好為可笑詩賦,誂撆邢、魏諸公,眾共嘲弄,虛相讚說。」《聊齋志異.卷九.鳳仙》:「八仙見劉,惟掩口而笑,鳳仙輒與嘲弄。」
胡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喉間的笑聲。明.陸世廉《西臺記》第二齣:「今日裡相逢歧路,生和死總付一胡盧。」《聊齋志異.卷四.促織》:「視成所蓄,掩口胡盧而笑。」
辟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傾頭交談,不使口氣及人,表示尊敬。《禮記.曲禮上》:「負劍辟咡詔之,則掩口而對。」《禮記.少儀》:「有問焉,則辟咡而對。」
弄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賀人生男。為弄璋的筆誤。《舊唐書.卷一○六.列傳.李林甫》:「太常少卿姜度,林甫舅子,度妻誕子,林甫手書慶之曰:『聞有弄獐之慶。』客視之掩口。」後用以嘲笑他人寫別字或沒有知識。宋.蘇軾〈賀陳述古弟章生子〉詩:「甚欲去為湯餅客,唯愁錯寫弄獐書。」
盧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擬聲詞。形容在喉間的笑聲。《後漢書.卷四八.應奉傳》:「夫睹之者掩口盧胡而笑,斯文之族,無乃類旃。」
遙遙華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距今時代久遠的名人的後代。《南史.卷三○.何尚之傳》:「昌㝢後為吏部尚書,嘗有一客姓閔求官。昌㝢謂曰:『君是誰後?』答曰:『子騫後。』昌㝢團扇掩口而笑,謂坐客曰:『遙遙華胄。』」
揜口葫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摀著嘴巴偷笑。《品花寶鑑》第五一回:「嗣徽失驚,打了一恭,搖擺出來。諸生揜口葫蘆,一齊告退了。」也作「掩口胡盧」。
坐家女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未出嫁的女孩子。《金瓶梅》第三七回:「那婆子掩口冷冷笑道:『你老人家坐家的女兒偷皮匠,逢著的就上。』」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