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16.865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鋪眉蒙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低眉垂眼。《儒林外史》第二八回:「小和尚引了進去,當家的老和尚出來見,頭戴玄色緞僧帽,身穿繭紬僧衣,手裡拿著數珠,鋪眉蒙眼的走了出來,打個問訊,請諸位坐下。」《九尾龜》第七九回:「等了一會,已經午後,方見己生睡得鋪眉蒙眼的,披著衣裳,靸著鞋子,口中不住的打著呵欠,走了出來。」
罪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犯罪所應負的責任。《京本通俗小說.志誠張主管》:「則是前日王招宣尋一串一百單八顆西珠數珠不見,帶累得一府的人,沒一個不吃罪責。」《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三:「一旦聲跡馴嘄,親庭罪責,將妾拘繫于內,郎趕逐于外,在妾便自甘心。」
念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佛教法器。佛教徒在念佛、誦經、持咒時用來計數的圈串。通常以菩提子或將香木製成小圓粒,串成一圈,也有琥珀、水晶、玉石的製品。粒數有十四顆、十八顆、二十一顆、二十七顆、三十六顆、四十二顆、五十四顆、一百零八顆和一千零八十顆之分。《舊唐書.卷一八四.宦官列傳.李輔國》:「視事之隙,手持念珠,人皆信以為善。」《初刻拍案驚奇》卷四:「因為潘將軍失卻玉念珠,無處訪尋,卻是他與朋儕作戲,取來掛在慈恩寺塔院相輪上面。」也稱為「佛珠」、「數珠」、「數珠兒」。
界箍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行者用來束頭髮的圈子。《水滸傳》第三一回:「解開頭髮,摺疊起來,將界箍兒箍起,掛著數珠。」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