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46.892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李春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辦。他平日就有閱讀西洋書報的習慣,瞭解世界潮流與國際大事。他認為中國的自強運動不得要領,應該借鑑日本明治維新,在牡丹社事件後更主張應該自臺灣開始全盤改革。他對於公共建設也十分熱心,光緒4年(1878)捐款並督造臺北城,之後更由於督造鐵路(基隆─新竹段)獲清廷「敘五品同知,加賞戴藍翎」及其他頭銜。 日本時代光緒21年(1895)日軍登陸接收臺灣,官紳陸續潛逃、臺北城治安混亂、人心惶惶,為了儘早恢復秩序,李春生召集士紳商量,決定迎請日軍進城。初期臺灣社會反抗不斷,經常發生藉事擾民的事情,李春生也邀請臺北地區紳商成立「保良會」...
日本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莊園公領制形成期,結束於16世紀後半莊園公領制消滅、太閤検地取而代之。近世は、太閤検地前後に始まり、明治維新前後に終わるとされる。近世開始於太閤検地出現前後,直到明治維新前後。近代の始期は一般に幕末期〜明治維新期とされるが、18世紀前半の家内制手工業の勃興を近代の始まりとする考えもある。近代一般認為開始於幕末~明治維...
日本歷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莊園公領制形成期,結束於16世紀後半莊園公領制消滅、太閤検地取而代之。近世は、太閤検地前後に始まり、明治維新前後に終わるとされる。近世開始於太閤検地出現前後,直到明治維新前後。近代の始期は一般に幕末期〜明治維新期とされるが、18世紀前半の家内制手工業の勃興を近代の始まりとする考えもある。近代一般認為開始於幕末~明治維...
南進政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日本帝國自明治維新至二次大戰期間的南侵政策。在西元一八七九年先吞併琉球,而後侵占臺灣和澎湖,最後發動侵華戰爭,占領今東南亞等地區。
武士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武士道,或者武士道精神,是日本封建社會中武士階層(稱作侍,さむらい;也有稍微古老的說法武士,ぶし)的道德規範以及哲學。如同歐洲中世紀出現的騎士精神,武士道是基於一些美德如義、勇、仁、禮、誠、名譽、忠義、克己。只有通過履行這些美德,一個武士才能夠保持其榮譽,喪失了榮譽的武士不得不進行切腹(腹切はらきり、切腹せっぷく)自殺。新渡戶稻造認為,對武士來說,最重要的是背負責任和完成責任,死亡不過是盡責任的一種手段而已,倒在其次。如果沒有完成責任所規定的事務,簡直比死還可怕。認為切腹是武士唯一謝罪的方法的觀點是錯誤的。浪人指的是武士畏罪逃亡或效忠的君主或國家滅亡卻畏懼死亡的人。 1869年,明治政府通過...
吉田松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830~1859)名矩方,字義卿。日本德川幕府末的志士。精通兵學,創辦松下村塾,教育子弟。言行激進果敢,後被幕府所捕殺。其思想對明治維新影響甚鉅。著有吉田松陰全集十一卷。
幕府時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日本武家政治時代,計有鎌倉、室町、江戶三幕府,分別由源賴朝、足利尊氏、德川家康所創建,由幕府將軍掌握政權,至明治維新時廢除。
大和民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東亞民族之一。即日本人,主要分布在日本。由通古斯人、馬來人、漢人和朝鮮人等長期融合而成。西元前二世紀始受中國文化影響,後建立大和國,遂有大和民族之稱。歷經大化革新、明治維新,融合東西方文化,進入資本主義社會。操日語,屬阿爾泰語系,文字以漢字和假名混合使用,後又大量引進西方外來語。信仰佛教和神道教,民族服裝為和服。
關原會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未能當上將軍,但是德川家康因係源氏後裔而能得到幕府將軍的頭銜。他和他的子孫繼任此值直到1868年日本明治維新之時。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豐臣秀吉、德川家康、石田三成、德川秀忠、德川家光英文關鍵字:Toyotomi Hideyoshi 、Tokugawa Ieyasu 、Ishida Mitsunari 、Tokugawa Hidetada 、Tokugawa Iemitsu 出處P.S.胡懷/著。新世紀世界史百科全書,1995年出版,頁209。貓頭鷹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伊藤博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841~1900)日本政治家。明治維新時,任第一次內閣總理,手定日本憲法,三次組閣,先後與我國締結天津條約、馬關條約。後任朝鮮總監,赴哈爾濱,被韓人安重根刺殺而死。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