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70.18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楊守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香軒主人、瘦鶴、慕、署人、睦生、街頭寫真師等,為日治時期臺灣新文學作家中筆名最多的一位。楊守愚出生於書香門第,父親為清朝秀才,1911(明治44年)年過世,才7歲的楊守愚旋即被母親送進私塾學習漢文,一直到1922年為止,長達11年的時間,因此打下深厚的漢文根柢。所以,雖然僅有國小文憑,但其漢學根基甚為深厚,故在台灣新文學開展期間,他不僅能以白話文創作,也能吟詠古詩詞。1920年自彰化第一公學校畢業後,在書塾中教授漢文。自小因眼翳,導致一隻眼睛失明,擔任私塾教師時,常戴著一副眼鏡,再穿上長袍馬褂,乍看之下很像飽讀詩書的「老...
范成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范成大(西元1121年~1193年),字至(致)能,號石胡居士,平江吳郡人。范成大出生於靖康元年,正當國家危亂動盪之時,那時汴京淪陷,金人勢力難以抵擋,國家民族面臨空前嚴重的危機。范成大本出生於書香門第,父親范雩,宣和年間進士,官至祕書郎,但與妻子卻不幸在范成大十四歲左右去世,此後生活重擔便落在范成大身上。范成大父親的好友王葆便勸他應試以謀求仕圖,他便在二十九歲左右中了進士,派任徽州司戶參軍,之後到了臨安,躋身「京官」行列,一生大多在京城任職,仕圖大致平順。范成大富有愛國精神,也相當關心人民疾苦,詩作內容充實,具有寫實主...
章太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平經歷:章太炎(1869-1936年) 初名學乘,字枚叔,後更名絳,號太炎,後又改名炳麟,浙江余杭人。他出身於一個世代書香門第而後又遭敗落的家庭,他的一生經歷了戊戌維新改良運動和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兩個歷史時期。走過曲折的道路,是我國近代傑出的資產階級革命家和著名的學者。 後人評論:魯迅先生曾十分推崇他那“英雄一入獄,天地亦悲秋”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和“七被追捕,三入牢獄,而革命之志,終不屈撓”的豪傑精神。他被譽之為“後生的楷范”。辛亥革命後,他退居書齋,鑽研學問,粹然成為一代儒宗。 學術上的建樹:在學術上,他涉...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