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63.648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高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山脈包圍的地形。 總面積佔全世界陸地面積的45% 形成方式與火山活動、地殼的水平壓縮、地殼熱膨脹三種板塊運動相關。由於熱點上方的板塊因為移動緩慢,而不斷地被加熱,結果膨脹上拱,形成穹隆狀的高地,例如美國黃石公園、法國中央高地和東非衣索匹亞高原。這些面積在數公里到數百公里不等的高地,與周圍地區的高差可達一千公尺以上。一般而言,除了熱點上方的火山外,整體地勢平緩。 熔岩高原有些熱點會噴出大量的基性熔岩和火山灰,覆蓋廣達數十或數百公里的土地。例如美國黃石公園西方平原的熔岩高原,以及印度中部形成的德干高原。此種高原面的火山熔岩或...
沉積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隙,帶來的礦物質填滿孔隙,使岩石碎屑顆粒緊緊膠結在一起,形成沉積岩。6.露出:堆積在海底的沉積岩層在板塊運動的推擠下拱出海面,露出地表。 常見沉積岩種類1.礫岩2.砂岩3.頁岩4.石灰岩 參考資源http://ebooks.nkps.tp.edu.tw/books/00075/1/
地盤下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層表面急速或緩慢的下陷現象。形成原因有:一、為地殼板塊運動的影響。二、為地層構成的土粒,間隙較多的區域。三、為含水性的砂土,受到擠壓所造成。四、為地下水超額抽取,或興建房屋的壓實作用等等。[例]臺灣西南沿海地區因超抽地下水,而引起地盤下陷。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