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84.401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矯邪歸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矯正錯誤而歸往正途。《晉書.卷一二二.呂光等載記.史臣曰》:「矯邪歸正,革偽為忠。」
去邪從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捨棄惡行,歸從正道。《晉書.卷五十二.華譚傳》:「今誠風教大同,四海無虞,人皆感化,去邪從正。」也作「棄邪歸正」。
反邪歸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改邪歸正。《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一:「既如此,何不乘機反邪歸正,朝廷必有酬報。」
棄邪從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捨棄惡行,回歸正道。《三國志.卷三三.蜀書.後主禪傳》裴松之注引《諸葛亮集》:「有能棄邪從正,簞食壺漿以迎王師者,國有常典,封寵大小,各有品限。」也作「棄邪歸正」。
反邪就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改邪歸正」。見「改邪歸正」條。01.《三國志.卷八.魏書.二公孫陶四張傳.公孫度》裴松之注引《魏略》引三國魏.明帝〈赦遼東吏民公文〉:「若股肱忠良,能效節立信以輔時君,反邪就正以建大功,福莫大焉。」 
背邪向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改邪歸正」。見「改邪歸正」條。01.《北堂書鈔.卷五三.設官部.諸卿揔》引應劭《漢官》:「卿,彰也,明也。言當背邪向正,彰有道德。」(源)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