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7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54.883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健康檢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明瞭身體發育狀況或健康情形所做的檢查。健康檢查的目的是及早發現疾病,以便及時治療。
垂直冗餘檢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資料儲存媒體,例如磁帶、紙帶、卡片等的一種錯誤檢查方法。在每一行(通常代表一個字符)中,其值取決於是奇核對或偶核對為垂直冗餘檢查位元,通常用奇核對較多。其值等於字符中所有二進碼按模2相加之和。它可發現一行中的奇數個錯誤。
完整性檢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核對資料確認其需要資料的地方是否有資料存在。
工礦檢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政府為執行有關工作條件及勞工保護的法令,對工廠及礦場所實施的各項檢查。我國工礦檢查制度分別於中央與地方設定權責單位,經過多次組織變革,現在中央權責單位為經濟部礦務局,地方縣市權責單位多已改為勞動檢查處。
血液常規檢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又稱為全套血液計數(complete blood count, CBC),為最常用的醫學檢驗項目之一。一般包括紅血球計數、白血球計數、血色素、血比容及平均血球容積等基本項目,亦可視需求或設備加上白血球分類、血小板計數、平均血球血色素、平均血球血色素濃度、紅血球分布幅度、血小板分布幅度等項目。
同位檢查;同位核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同【奇偶檢查;奇偶核對】(odd even check)。
檢查制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檢查制度依英文字義的應用,或只用「檢查」二字為名詞;或指檢查制度中的「檢查職務」,因實際所指的涵義而定,常見於心理學、哲學及藝術領域中,間亦存在於政治中。
  在心理學中,如佛洛依德(S. Freud, 1856~1939)在其所著[自我與本我](The Ego and the Id)中所說,檢查是一種查核與禁止的作用,是自我的一項功能。自我所檢查的是本我的需求、即衝動是否可行,如其可行,便設法予以滿足;反之,倘本我的需求於「理」(規範)不合,便予以禁止,自然更無須為之滿足;或者就著本我的需求,加以修正或改變,使之成為合理的方式,仍然可使本我滿足。其後在佛洛伊德說到心理結構時,稱...
  檢查制度一辭,源自拉丁文Censere,含有評估或評價之意。遠自古羅馬帝國開始就有檢查制度的存在,因此在西方社會中,檢查制度行之已久。傳統上所謂的檢查制度,通常指政府機構、宗教團體、民間社團,以及社會上一些個人,基於國家安全與公共道德的主觀認定,對於一般民眾在資訊取得、閱讀與聽聞各方面加以限制與防止,因此書籍的出版與大眾媒體的傳播常為檢查制度針對的主要對象。
  檢查制度的界定不甚明確,不僅在實施上呈現極大的分岐性,而且每每受到意識型態的支配而無一定的標準。從其發展的過程上加以分析,檢查制度牽扯的範圍極廣,基本上包括政治、宗教與道德各方面理念的過濾與鉗制,在所謂輿論的壓力下,迫使...
目視檢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目視方式檢查卡片穿孔情況,以確定所有卡片之某一位置皆已穿孔的過程。
合理性檢查;合理性核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核對一值以確定其是否符合所指定之準則。
水平冗餘檢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對接收數據進行偵測或更正錯誤的動作,在編碼時將一連串的數據位元排列成矩陣,並在每一列中插入與此列所有位元相關之冗餘位元,再傳送出去,在接收端則藉此做逐列檢查或更正錯誤工作。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