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7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85.250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美學教育;美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美學教育(aesthetic education)又稱為美感教育或美育,是把美學的原理或理論應用於教育,透過美的形式活動,啟發其美感經驗,培養對美的感知和品味,以達成陶治心性、啟迪創造思考的教育目的。  美學的英文字是aesthetics,源自希臘文aisthetikôs,意指人依賴感覺、感情和直覺去感受事物。美學一詞,最早是由德國哲學家A. G. Baumgarten 在1750年提出,他指出:「美學,即自由藝術的理論、較低的認知層次、美之思維的藝術,類似於理性思維的藝術,是感官認知的科學(the science of sensual cognition)。」發展至今,美學的內涵更為豐富...
Collins, John W., & O’Brien, Nancy P. (2003). The Greenwood dictionary of education. Westport, Conn.: Greenwood Press.
English, Leona M. (2005).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adult education. Houndsmill, Basingstoke, Hampshire : Palgrave Macmillan.
游勝惠(2007)。從美學價值觀探究國民小學藝術與人文教師應具備之美感認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喜悅的樣子。《詩經.大雅.鳧鷖》:「旨酒,燔炙芬芬。」《楚辭.屈原.九歌.東皇太一》:「五音紛兮繁會,君兮康樂。」
2.草木興盛繁榮的樣子。唐.張九齡〈感遇〉詩一二首之一:「此生意,自爾為佳節。」宋.范成大〈寒食郊行書事〉詩二首之二:「隴麥綠,山桃寂寂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歡樂喜悅。《荀子.禮論》:「故人之歡和合之時,則夫忠臣孝子亦愅詭而有所至矣。」《後漢書.卷二七.杜林傳》:「海內歡,人懷寬德。」
喜雀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極為快樂、興奮。《水滸傳》第一○八回:「宋江聞報,把那憂國家、哭兄弟的病症,退了九分九釐,喜雀躍,同眾將拔寨都起。」
花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喜悅。漢.劉向《列女傳.卷五.魯秋潔婦》:「子束髮辭親,往仕五年乃還,當悅馳驟,揚塵疾至。」南朝梁.武帝〈幸阿育王寺赦詔〉:「耆年童齒,莫不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快樂喜悅。如:「收到小王送給她的生日禮物,她心中非常忭。」也作「喜」。
然自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情愉快,自覺高興。《後漢書.卷二五.魯恭傳》:「士友常以此短之,而丕然自得。」唐.玄奘《大唐西域記.卷八.摩揭陁國上》:「書生之心然自得,日暮言歸,懷戀而止。」也作「然自樂」、「然自喜」。
有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鼓舞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非常快樂興奮的樣子。也作「歡忻鼓舞」、「歡鼓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