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24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兩袖清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一清如水,洗手奉職,廉潔奉公,囊空如洗反義:中飽私囊,徇私舞弊,貪贓枉法辨似: 「兩袖清風」及「囊空如洗」都有貧困沒錢的意思。 「兩袖清風」專指因為官清廉,了無積蓄故而清貧;「囊空如洗」泛指一般窮困缺錢的狀態。 兩袖清風 囊空如洗 辨似例句 ○ ㄨ 辭去了官職,他~地回到了自己的故鄉。 ㄨ ○ 你領了薪水要省點用,免得一到月底又要~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肉、菜等勾芡煮成的濃湯。[例]三日入廚下,洗手作羹湯。(唐.王建〈新嫁娘詞〉三首之三)
幼兒行為改變技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進而學會複雜行為。所謂「工作分析」,就是把抽象複雜的教材,逐層分析成為簡單易懂的基本元素;即使是一個洗手動作,也能分解成十七步驟。「馴夫記」能使大男人主義者下廚房煮飯的過程,就是行為塑造( 逐步漸進法 )的巧妙運用。然而,行為塑造若使用不當,也會因誤用而產生反效果,如小偷屢次得逞,便由大偷而成大盜;又如小孩好哭,逐步養成以哭為威脅取食的手段。正增強作用獎賞是教育上的金科玉律,守規矩的學生會得到鼓勵,所以更樂於守規矩。小女兒跟媽媽到超市買東西,表現順從與合作,媽媽說:「你很乖,去買乖乖吃」,以此經驗,類推到下回再到超市或上...
習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長期養成,一時不容易改變的行為模式或地方風尚。[例]飯前洗手,飯後漱口,是一種良好的習慣。
洗心革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脫胎換骨、洗手不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洗手。《說文解字.水部》:「澡,洒手也。」《魏書.卷一○二.西域傳.悅般國傳》:「日三澡漱,然後飲食。」
盥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洗臉、洗手、漱口等事。泛指梳洗。《儒林外史》第三七回:「遲均贊:『盥洗。』同杜儀引主祭者盥洗了上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含水洗滌口腔。如:「盥漱」、「飯前洗手,飯後漱口。」唐.柳宗元〈晨詣超師院讀禪經〉詩:「汲井漱寒齒,清心拂塵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洗手。《說文解字.皿部》:「盥,澡手也。」漢.王充《論衡.譏日》:「且沐者,去首垢也;洗,去足垢;盥,去手垢;浴,去身垢,皆去一形之垢,其實等也。」
小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稱謂:(1)妻子稱丈夫的姐妹為「小姑」。唐.王建〈新嫁娘詞〉三首之三:「三日入廚下,洗手作羹湯。未諳姑食性,先遣小姑嘗。」也稱為「小姑子」。(2)稱父親最小的妹妹為「小姑」。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