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35.588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故步自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物部.酒》引)有一醉夫勃然作色曰:「蓋空桑炤籛始於無情,靈和陶醞奇液特生,聖賢所美,百代同營。故醴泉於上世,懸象煥乎列星;斷蛇者以興霸,折獄者以流聲。是以達人暢而不壅,抑其小節而濟大通,子獨區區1>檢情2>自封,無或口閉其味而心馳其聽者乎!」庾生曰:「爾不聞先哲之言乎!人生而靜,天之性也。感物而動,性之欲也。物之感人無窮,而情之好惡無節,故不見可欲,使心不亂,是以惡跡止步,滅影即陰。形情絕於所託,萬感無累乎心,心靜則樂非外唱,樂足則欲無所淫。唯味作戒,其道彌深。」賓曰:「唯唯,敬承德音。」 〔注解〕 (1) 區區:微小。 (2) 檢情:約束欲望。
水到渠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成,不須預慮。以此,胸中都無一事3。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景德傳燈錄.卷一二.仰山南塔光禪師》。 (2) 經畫:策畫安排。 (3) 胸中都無一事:指無須煩惱任何事情。〔參考資料〕 《景德傳燈錄.卷一二.仰山南塔光禪師》仰山南塔光禪師。僧問:「文殊是七佛師,文殊有師否?」師曰:「遇緣即有。」曰:「如何是文殊師?」師豎拂子示之。僧曰:「莫這個是麼?」師放下拂子,叉手。問:「如何是妙用一句?」師曰:「水到渠成。」問:「真佛住在何處?」師曰:「言下無相,也不在別處。」
望塵莫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前秘書省正字周君南仲墓誌銘〉:「君耽書喜誦,出於天性。……既從余,初若無所論質,已而耳改目化,氣竦神。……故朋昔類,望塵不及,皆靡弛而逝矣。」  參考詞語︰望塵靡及注音︰ㄨㄤˋ ㄔㄣˊ ㄇ|ˇ ㄐ|ˊ漢語拼音︰wàng chén mǐ jí釋義︰即「望塵莫及」。見「望塵莫及」條。 01.《明史.卷二七六.熊汝霖列傳》:「將不任戰。敵南北往返,謹隨其後,如廝隸之於貴官,負弩前驅,望塵靡及。」
文過飾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文過」:《論語.子張》子夏曰:「小人之過也必文1>。」 〔注解〕 (1) 文:音ㄨㄣˋ,掩飾。 2、「飾非」:《莊子.盜跖》柳下季曰:「先生言為人父者必能詔其子,為人兄者必能教其弟,若子不聽父之詔,弟不受兄之教,雖今先生之辯,將奈之何哉!且跖1>之為人也,心如泉,意如飄風,強足以距敵2>,辯足以飾3>非,順其心則喜,逆其心則怒,易辱人以言。先生必无往。」 〔注解〕 (1) 跖:盜跖,生卒年不詳。柳下季的弟弟,春秋時的大盜,生性暴虐,橫行天下。跖,音ㄓˊ。 (2) 距敵:抗敵。距,通「拒」。 (3) 飾:遮掩、偽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阻止、禁絕。《詩經.大雅.民勞》:「式遏寇虐,憯不畏明。」《元史.卷一七四.夾谷之奇傳》:「歲大旱,有司議平穀價,以遏騰之患。」
摩肩接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源) 02.漢.王粲〈荊州文學記〉:「於是童幼猛進,武人革面,總角佩觿,委介免冑,比肩繼踵,川逝泉,亹亹如也,兢兢如也。」 參考詞語︰比肩隨踵注音︰ㄅ|ˋ ㄐ|ㄢ ㄙㄨㄟˊ ㄓㄨㄥˇ漢語拼音︰bì jiān suí zhǒng釋義︰肩併肩,腳接腳。形容人數眾多且不斷產生。見「摩肩接踵」條。 01.《韓非子.難勢》:「且夫堯、舜、桀、紂千世而一出,是比肩隨踵而生也,世之治者不絕於中。」 參考詞語︰摩肩繼踵注音︰ㄇㄛˊ ㄐ|ㄢ ㄐ|ˋ ㄓㄨㄥˇ漢語拼音︰mó jiān jì zhǒng釋義︰肩併肩,腳接腳。形容人數眾多且不斷產生。見「摩肩接踵」條。 01.唐.皇甫湜〈編年紀傳論〉:「其間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驚慌、恐懼。《楚辭.屈原.九章.惜誦》:「眾駭遽以離心兮,又何以為此伴也?」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雅量》:「風起波,孫、王諸人色並遽。」
化險為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大清會典則例.卷一三四.工部.都水清吏司.下尾神州廟後舊存牐》:「河流紆折,波浪洶。……設船救濟,化險為夷,以便行旅。」
目光如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錢謙益《列朝詩集小傳.丁集下.茅待詔元儀》元儀,字止生,歸安人。……止生自負經奇,恃氣凌人,語多誇大。能知之者,惟高陽與余,而止生目中亦無餘子。世所推名流正人,深衷厚貌1>,修飾邊幅2>,眼光如豆,寧足與論天下士哉!止生為詩文,才氣蜂,搖筆數千言,倚待立就。而其大志之所存者,則在乎籌進取,論匡復,畫地聚米,決策制勝。 〔注解〕 (1) 深衷厚貌:比喻人外貌似忠厚,而內心實不可測。 (2) 修飾邊幅:比喻講究衣飾儀容或形式小節。見「修飾邊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波光耀動的樣子。《說文解字.水部》:「洸,水光也。」《文選.郭璞.江賦》:「若乃曾潭之府,靈湖之淵,澄澹汪洸,瀇滉淵泫。」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