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87.984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盾狀火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高溫流動性大的熔岩多量溢出時,常生扁平的火山,與基底面相比,高度不大,坡度傾斜甚緩,在十二度以下,形如盾狀,故稱盾狀火山。盾狀火山多成於第三紀火山活動最活躍的時期,以夏威夷、冰島、西西里島數處最具典型性熔岩如玄武岩等為主,故又稱為玄武岩穹地(basalt dome),而且岩漿流出時迅速,盾狀火山面積廣,即由於此。此外盾狀火山亦有以安山岩構成者。盾狀火山之火口(crater),非如錐狀火山之由噴發而成,卻是熔岩流出後陷落者。
火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下深部的高壓流體,沿著裂隙流經泥岩,並與地下水混合,泥質沉積物伴隨甲烷氣等氣體向上噴出地表。地表形成類似火山的小錐體。
火山碎屑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這是指自火山口或噴發裂隙所拋射出來的一些尚未凝固的岩漿塊、已凝固的岩塊、以及碎屑物,全部稱為火山碎屑物(Pyroclastics)。
  大部分的火山碎屑岩是由酸性和中性岩漿所造成的,因為這類岩漿黏度比較大,當它們內部含有大量氣體或是滲入大量地下水時就可能產生爆炸性的噴發,並產生碎屑性的噴出物。
  疏鬆的火山岩屑叫做碎屑物(pyroclastics),如果固結成岩石則稱為火山碎屑岩(pyroclastic rocks),常見的火山碎屑岩有集塊岩(agglomerate)、火山角礫岩(volcanic breccia)、凝灰角礫岩(tuff-breccia)、與凝灰岩(...
火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火山活動時地下的高溫物質噴到地面的出口。一般位於火山錐頂部或側面,火山噴發停止後由於地下通道中的熔岩冷凝收縮,火山口形成環形凹陷的區域;口內有陡峭的內壁,地表面上常呈橢圓形或圓形,直徑數十米到數公里不等。
火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現在仍然活躍的火山。除了經常噴發之外,其他如造成地震、噴發氣體等,都是活火山的認定標準。
火山角礫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火山角礫岩由熔岩碎屑和塊狀圍岩組成,於火山活動中與熔岩一起噴出火山孔,故通常聚集在火山口或周圍。
海底火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海底之地殼裂縫或孔洞和地球內部相通,因地質作用而致岩漿、氣體或灰燼自此處噴出。各火山均有其獨特之噴發能量、噴出物及噴發方式。
寄生火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火山出口被堵塞,熔岩在火山錐的坡上開了一小口或小裂縫噴出的新火山
火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下岩漿噴出地表後,在地表附近冷卻凝結所形成的岩石,如玄武岩、安山岩等。
火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人類歷史上沒有噴發紀錄的火山,或過去一萬年內未曾噴發過的火山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