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09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八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八種珍貴的食品。一般指龍肝、鳳髓、豹胎、鯉尾、鴞炙、猩脣、熊掌、酥酪蟬八種。見明.張九韶《群書拾唾.卷一○.動植食物》。後泛指珍饈美味。《三國志.卷二一.魏書.王衛二劉傅傳.衛覬》:「禮,天子之器必有金玉之飾,飲食之肴必有八珍之味。」唐.杜甫〈麗人行〉:「黃門飛鞚不動塵,御廚絡繹送八珍。」
炰鳳烹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豪奢的珍饈。宋.楊萬里〈初食笋蕨〉詩:「炰鳳烹龍世浪傳,猩脣熊掌我無緣。」元.關漢卿《哭存孝》第一折:「每日則是炰鳳烹龍真受用,那一日不宰羊殺馬做筵席。」也作「烹龍炮鳳」。
舍生取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捨生取義」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捨生取義」原作「舍生取義」,這句成語出自《孟子》。《孟子.告子上》有一段話,提到孟子對利、義的辨別,他用「生」來代表私利,用「義」來代表公益。為了讓世人了解有時候利、義是不能兩存的,所以他用魚和熊掌來做比喻,孟子說魚和熊掌都是人們喜歡吃的珍饈,但是萬一不能兼而有之,那只好捨魚而取熊掌了。利和義也是一樣,二者往往是相互衝突。這時候,孟子要世人注意公益是凌駕在私利之上的。生命雖然是私利的極致,但是為了國家社會的利益,也是可以捨棄的。對每個人來說,活著當然是大家的希望,但是有些事的重要性卻超過生命,為了這些事,我們不應苟且偷生。死亡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厭惡...
連接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來連結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詞、語或句,以表示其相互聯絡的關係詞。如「魚與熊掌」中的「與」字,或如「他感冒了,所以今天沒來」中的「所以」。也稱為「連詞」。
清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清美的名聲。宋.蘇軾〈次韻王滁州見寄〉詩:「笑捐浮利一雞肋,多取清名幾熊掌。」《儒林外史》第二十五回:「你們伏侍太老爺,凡事不可壞了太老爺清名,也要各人保著自己的身家性命。」
熊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熊的足掌。脂肪多,味道美,是極珍貴的食品。《文選.枚乘.七發》:「熊蹯之臑,勺藥之醬。」三國魏.曹植〈名都篇〉:「膾鯉臇胎鰕,寒鱉炙熊蹯。」也稱為「熊掌」。
齧雪餐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困境中的艱難生活。參見「齧雪吞氈」條。《群音類選.卷一三.祝髮記.分食寄姑》:「信熊掌和魚怎得兼,便有龍肝鳳髓,也只合齧雪餐氈。」
猴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一種生長在樹上的大形真菌,形狀像猴子的頭。肉嫩味鮮,營養豐富,與熊掌、海參、魚翅並列為四大名菜。亦可藥用。也稱為「猴頭菇」。
殺身成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正義捨棄生命而成就美名。《漢書.卷九二.游俠傳.序》:「雖其陷於刑辟,自與殺身成名,若季路、仇牧,死而不悔也。」《梁書.卷五六.侯景傳》:「或殺身成名,或去食存信,比性命於鴻毛,等節義於熊掌。」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