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87.686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天衣無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則,大地施行的正理!它是百姓行 動的依據,不能改變,也不容懷疑。”趙鞅對游吉的回答很滿意,表示—定要牢記這個道理。其他諸 侯國的代表聽了,也大都表示有理。接著,趙鞅提出各諸侯國應全力支持敬王,為他提供兵卒、糧 草,並且幫助他把王室遷回王城。後來,晉國的大夫率領各諸侯國的軍隊,幫助敬王恢復王位,結束了周王室的王位之爭。 解釋 形容事情理所當然 詞意 相似詞:理所當然、千真萬確相反詞:天理難容、豈有此理 例句 自古以來我們做子女的,孝順父母是天經地義的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牢記。如:「永志不忘」。《荀子.子道》:「孔子曰:『由志之,吾語汝。』」
釋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放開胸懷,不再牢記於心。[例]那段刻骨銘心的戀情,至今還讓他難以釋懷。
服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膺,內心。牢記心中不忘。[例]我們要維護優良傳統,服膺先賢遺訓。
忘恩負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三國演義.第七二回》:「操揚鞭大罵曰:『劉備!忘恩失義、反叛朝廷之賊!』」 02.明.無名氏《南牢記.第一折》:「徐官人,我今日與你相交,休忘恩失義,也不敢負德辜恩也。」 參考詞語︰負義忘恩注音︰ㄈㄨˋ |ˋ ㄨㄤˋ ㄣ漢語拼音︰fù yì wàng ēn釋義︰猶「忘恩負義」。見「忘恩負義」條。 01.元.關漢卿《調風月.第一折》:「一個個背槽拋糞,一個個負義忘恩。」 02.《醒世恆言.卷三○.李汧公窮邸遇俠客》:「那知這賊子恁般狼心狗肺,負義忘恩!」
天經地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則,大地施行的正理!它是百姓行 動的依據,不能改變,也不容懷疑。”趙鞅對游吉的回答很滿意,表示—定要牢記這個道理。其他諸 侯國的代表聽了,也大都表示有理。接著,趙鞅提出各諸侯國應全力支持敬王,為他提供兵卒、糧 草,並且幫助他把王室遷回王城。後來,晉國的大夫率領各諸侯國的軍隊,幫助敬王恢復王位,結束了周王室的王位之爭。 解釋 形容事情理所當然 詞意 相似詞:理所當然、千真萬確相反詞:天理難容、豈有此理 例句 自古以來我們做子女的,孝順父母是天經地義的事。
謹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牢記。如:「謹記教訓」。《文明小史》第三七回:「慕政聽了,謹記在心。」
碼的狀況。最初很難記住新電話號碼,是由於舊號碼時常浮現心中(正向干擾);然而經過習慣與熟悉之後終於能牢記新號碼, 卻發現反而忘記舊號碼一即使過去曾使用那個號碼那麼久(反向干擾)。干擾理論最重要的預測是:當訊息不被新資料干擾時,最能被順利回憶。學生可應用此效果適度處理干擾問題:像是考試前安排作息表(在等待考試期問所需學習或從事其他事情,在性質上十分不同於測驗材枓,避免產生干擾)。 參考文獻游恆山譯(2004)。心理學。台北市:五南。陳億貞譯(2004)。普通心理學(Robert J. Sternberg原著)。台北市:雙葉...
一呼百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人呼喚,百人應和。形容權勢顯赫,隨從盛多。《孤本元明雜劇.南牢記.第一折》:「廳上一呼百諾應,白金橫帶錦袍寬。」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一三齣:「羅公獨坐當中,一呼百諾,掌著生殺之權。」
洩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應該讓人知道的事情讓人知道了。《三國演義》第六回:「商議已定,密諭軍土勿得洩漏。」《西遊記》第一四回:「你可暗暗的念熟,牢記在心,再莫洩漏一人知道。」也作「泄漏」、「洩露」。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