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30.944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華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線貫穿花草而成,戴在頭頂或胸前的裝飾品,源於古印度,常見於佛像。唐.白居易〈遊悟真寺〉詩:「疊霜為袈裟,貫雹為華鬘。」明.顧起元《說略.卷一一.律支》:「佛經戒律有香油塗髪,華鬘被首。」清.王士禎《池北偶談.卷二六.談異七.普陀石》:「浙定海縣有普陀巖石,有大士像,華鬘天然,竹林、鸚鵡、善財、龍女之形,種種皆具。」也作「花鬘」。
操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操練演習。《三國演義》第八一回:「卻說先主每日自下教場操演軍馬,剋日興師,御駕親征。」《喻世明言.卷九.裴晉公義還原配》:「卻說刺史將千金置買異樣服飾,寶珠瓔珞,妝扮那六個人,如天仙相似,全副樂器,整日在衙中操演。」
廣大神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神通廣大」之典源,提供參考。 ※《敦煌變文集新書.卷二.維摩詰經講經文》於是菴園會上,敕喚文殊:「勞君暫起於花臺,聽我今朝敕命。吾為維摩大士,染病毗耶,金粟上人,見眠方丈。……汝今與吾為使,親往毗耶,詰病本之因由,陳金僊之懇意。……文殊受佛告敕,起立花臺,整百寶之頭冠,動八珍之瓔珞。香風颯颯,搖玉佩以珊珊;瑞色氤氳,惹珠衣而瀝瀝。適蒙慈悲聖主,會上宣揚;大覺牟尼,筵中告語。千般讚嘆,何以勝當,百種談論,實斯悚惕。世尊遣教為使,往問維摩,彼上之人,難為酬對。況文殊雖居菩薩之位,理未通和,於佛會之中,言出非眾。世尊敕交為使,不敢推辭。銜佛命而多恐不任,仗聖力而必應去得。伏以1>維摩居士...
八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佛家指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不坐高廣大床、不著華鬘瓔珞、不習歌舞伎樂等八條戒律。《佛般泥洹經.卷下》:「行斯八戒,當正爾心。」
五色祥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顏色絢麗的彩雲。古人以為祥瑞之兆。《大唐三藏取經詩話下》:「午時採蓮舡至,亦有金蓮花座,五色祥雲,十二人玉音童子,香花幡幢,七寶瓔珞,來時迎汝等七人歸天。」
八關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關,禁閉之意,嚴禁不正當的行為,使之不犯。八關齋是佛教八戒法和齋法的合稱。八戒為:一、不殺,二、不盜,三、不淫,四、不妄語,五、不飲酒,六、不坐高廣大床,七、不著花鬘瓔珞,八、不習歌舞伎樂。齋法指過午不食。合此九條戒律,稱為「八關齋」。《增一阿含經》卷一六:「持八關齋,閉塞六情,防制五欲。」也稱為「八關齋戒」、「八齋戒」、「齋戒」。
言語道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用語。指沒有分別心的境界,非言語所能表達。《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下》:「言語道斷,心行處滅。」
宦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做官的人家。《紅樓夢》第五三回:「原來繡這瓔珞的也是個姑蘇女子,名喚慧娘。因他亦是書香宦門之家,他原精於書畫,……並非市賣之物。」
排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成排的扣子。《紅樓夢》第八回:「一面說,一面解了排扣,從裡面大紅襖上將那珠寶晶瑩黃金燦爛的瓔珞掏將出來。」
慧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經中以智慧能燒燬一切煩惱、無明,所以稱為「慧火」。《月光童子經》:「佛若金山晃照一切,闇明壞敗;慧火獨明,超度群聖之上,德過虛空。」《菩薩瓔珞經》卷七:「慧火焚三毒,捨離度無極。」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