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2.780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慾令智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記.平原君虞卿傳》文後,以這段歷史事件來評論平原君,說:「平原君是個文采風流的公子,但眼光短淺,不能看透整個局面。」因為貪圖上黨,使得趙幾乎亡國,就像俗話說的:「利令智昏。」從司馬遷已引用這句俗語來看,「利令智昏」一語的起源相當早,就是用來形容受利慾迷惑,使得理智昏亂。
識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看透、看穿
有口無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心直口快。《兒女英雄傳》第一五回:「老爺此時早看透了鄧九公,是個重交尚義,有口無心,年高好勝的人。」《瞎騙奇聞》第一回:「我曉得這個人向來是有口無心的,但也不可不拘什麼話便脫口而出。」也作「有嘴無心」。
羅雀門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大網。後來,他又官復原職,昔日的賓客又再度登門了。這一失一得、一貧一富交替所形成的不同景況,讓翟公看透了世情,識清了這世態炎涼。《史記》作者司馬遷以翟公的這段史實,表達了對官場中人情冷暖之感慨,更說到:「夫以汲、鄭之賢,有勢則賓客十倍,無勢則否,況眾人乎!」意思是說:像汲、鄭這樣出色的人,都會遇到這種冷暖的待遇,何況是一般人呢?司馬遷恐怕也反應自己當下的心情吧!後來「門可羅雀」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做官的人失勢後賓客稀少的景況。亦可用以泛指一般來客稀少、門庭冷清的景況。
看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看透、識破。《官話指南.卷一.應對須知》:「若是有撒謊騙人的事,教人看破了,自己也丟臉。」《鏡花緣》第七回:「從前好夢歹夢,俱已做過,今看破紅塵,意欲求仙訪道。」也作「看穿」。
門可張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大網。後來,他又官復原職,昔日的賓客又再度登門了。這一失一得、一貧一富交替所形成的不同景況,讓翟公看透了世情,識清了這世態炎涼。《史記》作者司馬遷以翟公的這段史實,表達了對官場中人情冷暖之感慨,更說到:「夫以汲、鄭之賢,有勢則賓客十倍,無勢則否,況眾人乎!」意思是說:像汲、鄭這樣出色的人,都會遇到這種冷暖的待遇,何況是一般人呢?司馬遷恐怕也反應自己當下的心情吧!後來「門可羅雀」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做官的人失勢後賓客稀少的景況。亦可用以泛指一般來客稀少、門庭冷清的景況。
看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看透、識破。如:「你的詭計已被看穿了,還不快走。」也作「看破」。
洞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看透、清楚了解。如:「我最怕被他一眼洞穿心事。」
洞燭其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看透對方的陰謀詭計。《明史.卷二一○.董傳策傳》:「嵩稔惡誤國,陛下豈不洞燭其奸。」也作「洞察其奸」。
洞察其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看透對方的陰謀詭計。《鏡花緣》第一二回:「倘明哲君子,洞察其奸,於家中婦女不時正言規勸,以三姑六婆視為寇仇,諸事預為防範,毋許入門,他又何所施其伎倆?」也作「洞燭其奸」。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