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8.142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管窺蠡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志之士不一定能受到重用。更何況自己是「以管窺天,以蠡測海,以莛撞鐘」,意思是說自己眼界狹小,見識短淺,能力纖弱,哪有資格表達意見呢?東方朔以反話的方式,抒發自己的不平與無奈。後來「管窺蠡測」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人見識淺陋狹窄。
目光如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目光短淺,器識狹隘。如:「一個人如果目光如豆,只顧眼前利益,是不可能擁有美好前程的。」
短視近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眼光短淺,只重眼前的利益。如:「做事情要腳踏實地,眼光放遠,不可短視近利。」
利令智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戰國時秦昭襄王四十五年,秦占領韓的野王,阻絕了上黨通往韓首都的道路,上黨守吏馮亭和人民商量,決定歸附趙。得到消息的趙平原君,認為平白獲得一郡沒什麼不好,於是趙接收上黨成為屬地。但這一來激怒了秦,轉而攻打趙。秦將白起在長平大敗趙軍,阬殺趙投降士卒四十餘萬,國都邯鄲幾乎不保。太史公司馬遷在《史記.平原君虞卿傳》文後,以這段歷史事件來評論平原君,說:「平原君是個文采風流的公子,但眼光短淺,不能看透整個局面。」因為貪圖上黨,使得趙幾乎亡國,就像俗話說的:「利令智昏。」從司馬遷已引用這句俗語來看,「利令智昏」一語的起源相當早,就是用來形容受利慾迷惑,使得理智昏亂。
鼠目寸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人目光短淺,識見狹小。如:「自私自利的人,往往鼠目寸光,難成大事。」也作「鼠目」。
韶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光陰、時光。元.關漢卿.《望江亭》第一折:「我待學恁這出家兒清靜,到大來一身散袒,難熬他這日月韶光似相隨相伴。」《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三:「韶光短淺,趙聰因為嬌養,直挨到十四歲少,纔讀完得經書。」
夏蟬不可語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人見識短淺,不能與之談大道理。出自莊子 秋水   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曲士不可以語於道者,束於教也。今爾出於崖涘,觀於大海,乃知爾醜,爾將可與語大理矣。天下之水,莫大於海,萬川歸之,不知何時止而不盈;尾閭泄之,不知何時已而不虛;春秋不變,水旱不知。此其過江、河之流,不可為量數。而吾未嘗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於天地而受氣於陰陽,吾在於天地之間,猶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見少,又奚以自多!計四海之在天地之間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澤乎﹖計中國之在海內,不似稊米之在大倉乎﹖號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短淺。《淮南子.人間》:「聖人之思脩,愚人之思叕。」
螳螂捕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螳螂只顧著捕蟬,不知有大鳥在身後正要啄食牠。#典出《莊子.山木》。後用「螳螂捕蟬」比喻眼光短淺,只貪圖眼前的利益而忽略背後隱藏的危險。
夏蟲不可語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夏天的蟲入秋就死了,不能與之談論冰雪的事情。語本《莊子.秋水》:「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比喻見識短淺的人,不能與之談大道理。《二刻拍案驚奇》卷三七:「郎如此眼光淺,真是夏蟲不可語冰,我教你看著。」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