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1.267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飛黃騰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躊躇。 〔注解〕 (1) 骨骼成:指長大成人,能自立於社會,並有所成就。 (2) 飛黃:傳說中的神馬。 (3) 騰踏:飛行絕跡。形容神馬飛馳而去,似足不踏地,地面不留蹤跡。 (4) 蟾蜍:動物名。兩棲綱無尾目蟾蜍科。體型肥大,性遲緩,不能鳴,常棲於陰溼之地。皮膚有疣,可分泌毒液。在此比喻不成材的庸人。
行空天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天馬行空」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漢武帝時以李延年為協律都尉,詔司馬相如等作〈郊祀歌〉十九章,用來祭祀天地、宗廟等,典源所收為第十章〈天馬〉。根據《漢書.卷二二.禮樂志》記載,這首詩作於元狩三年,漢武帝因為在渥洼水得到一匹西域大宛所產的良馬,傳說是天帝所乘的神馬子孫,而取名為「天馬」。詩中描述天帝賜與的天馬,奔馳時一副意氣昂揚灑脫不拘的樣子,而且速度快到像在天上飛一般。後來「天馬行空」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文才氣勢豪放不拘。多用於詩文書法方面。例如明.劉廷振〈薩天錫詩集序〉:「其所以神化而超出於眾表者,殆猶天馬行空,而步驟不凡。」即以「天馬行空」來形容薩天錫的才思。亦用來...
天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天帝所乘的神馬。《漢書.卷二二.禮樂志》:「太一況,天馬下,……天馬徠,龍之媒,游閶闔,觀玉臺。」
乘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傳說中的神馬。《山海經.海外西經》:「有乘黃,其狀如狐,其背上有角,乘之壽二千歲。」唐.杜甫〈韋諷錄事宅觀曹將軍畫馬圖〉詩:「將軍得名三十載,人間又見真乘黃。」
龍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傳說為伏羲氏所見的神馬。《幼學瓊林.卷四.制作類》:「龍馬負圖,伏羲因畫八卦。」
龍馬行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天馬行空」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漢武帝時以李延年為協律都尉,詔司馬相如等作〈郊祀歌〉十九章,用來祭祀天地、宗廟等,典源所收為第十章〈天馬〉。根據《漢書.卷二二.禮樂志》記載,這首詩作於元狩三年,漢武帝因為在渥洼水得到一匹西域大宛所產的良馬,傳說是天帝所乘的神馬子孫,而取名為「天馬」。詩中描述天帝賜與的天馬,奔馳時一副意氣昂揚灑脫不拘的樣子,而且速度快到像在天上飛一般。後來「天馬行空」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文才氣勢豪放不拘。多用於詩文書法方面。例如明.劉廷振〈薩天錫詩集序〉:「其所以神化而超出於眾表者,殆猶天馬行空,而步驟不凡。」即以「天馬行空」來形容薩天錫的才思。亦用來...
騰踏飛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躊躇。 〔注解〕 (1) 骨骼成:指長大成人,能自立於社會,並有所成就。 (2) 飛黃:傳說中的神馬。 (3) 騰踏:飛行絕跡。形容神馬飛馳而去,似足不踏地,地面不留蹤跡。 (4) 蟾蜍:動物名。兩棲綱無尾目蟾蜍科。體型肥大,性遲緩,不能鳴,常棲於陰溼之地。皮膚有疣,可分泌毒液。在此比喻不成材的庸人。
訾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神馬。《漢書.卷二二.禮樂志》:「天龍之調,使我心若,訾黃其何不徠下!」顏師古注引應劭曰:「訾黃,一名乘黃,曰:『龍翼而馬身,黃帝乘之而仙。』武帝意欲得之,曰:『何不來邪!』」
接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民間習俗。相傳年前的臘月二十四日是送神日,下界諸神都升天述職,到了正月初四再返回下界繼續監督人們。故民間便在初四時準備祭品迎接諸神,除了焚香、點燭、燒金外,還須燃放爆竹,並焚燒木刻印刷的神馬與天兵。
瑣羅亞斯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波斯人,約生於西元前六世紀中至西元前五世紀中。為拜火教的創始人,認為光明之神馬士達是宇宙的主宰,能和黑暗之神對抗。其教在唐朝時傳入中國,稱為「祆教」。信仰者多為西域的胡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