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67.548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科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明清科舉制度,各省學政周歷各府州,從童生中考選秀才及甄試欲應鄉試的生員,取入一、二、三等者,准送鄉試,稱為「科考」。《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宗師田洪錄科考,韓子文又得吳太守一力舉薦,拔為前列。」《儒林外史》第七回:「本道來科考時,訪知你若再如此,斷不能恕了。」也稱為「科試」。
甲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代考試科目的名稱。漢代課士分甲乙丙三科,唐宋進士分甲、乙科,甲科試題最難。《漢書.卷八八.儒林傳.序》:「歲課甲科四十人為郎中。」唐.王建〈送薛蔓應舉〉詩:「一士登甲科,九族光彩新。」
錄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科舉制度於鄉試前,針對參加科試未被錄取、或未參加科試的生員進行補考,稱為「錄遺」。《儒林外史》第三回:「正直宗師來省錄遺,周進就錄了個貢監首卷。」
經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時科舉以五經取士,鄉試的第一名到第五名一定要在五經裡各取一名,故稱鄉試的前五名為「經元」。《聊齋志異.卷二.陸判》:「未幾,科試冠軍,秋闈果中經元。」也稱為「經魁」。
游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稱揚美名,使名聲遠播。《史記.卷一○○.季布傳》:「僕游揚足下名於天下,顧不重邪?」《聊齋志異.卷一.葉生》:「值科試,公游揚於學使,遂領冠軍。」
韻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宋丘雍等編,五卷。全名為《禮部韻略》。將《廣韻》書中重要的字取出,以備科試,為宋代官定韻書。因為是《廣韻》的略本,所以稱為「韻略」。今已亡佚。
錄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代科舉制度,生員欲鄉試前,先由學政預行科試,錄取優異者;并薦舉者,造錄名冊,送入科場,稱為「錄科」。《儒林外史》第七回:「次年錄科,又取了第一。」
批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代歲試和科試名列第一。《兒女英雄傳》第一回:「過了兩年,正逢科考,就給他送了名字,接著院考,竟中了個本旗批首。」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