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65.939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半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非常短暫的時間。宋.楊萬里〈插秧歌〉:「喚渠朝餐歇半霎,低頭折腰只不答。」元.白樸《牆頭馬上》第二折:「深拜你個嫦娥不妒色,你敢且半霎兒霧鎖雲埋。」
二人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戲曲曲藝。流行於東北各地。以民歌、大秧歌為基礎,吸收蓮花落等演變而成。用嗩吶、板胡、竹板、鑼鼓等伴奏,由二人舞蹈說唱,以五至八支曲牌聯綴,演唱故事。
河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元節夜晚沿河流放的燈。多以竹條與紙糊成,裡面點上蠟燭及香,盛放在荷葉或木板、木筏上,隨水漂流,藉以引導、普度溺水的鬼魂。清.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放河燈》:「至中元日例有盂蘭會,扮演秧歌、獅子諸雜技。晚間沿河燃燈,謂之放河燈。」《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四:「又值七月半盂蘭會大齋時節。杭州年例,人家做功果,點放河燈。」
拐子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服侍老人的小孩。因如枴杖一般,能幫助老人家行動,故稱為「拐子頭」。《醒世姻緣傳》第七○回:「卻好一個拐子頭小承恩兒出來說:『叫看門的有唱插秧歌的過來叫住,老太太待聽唱哩!』」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