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12.646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道不由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質2>無益也。明恕而行,要之以禮,雖無有質,誰能間3>之?苟有明信,澗谿沼沚之毛,蘋蘩薀藻之菜,筐錡釜之器,潢汙行潦之水,可薦於鬼神,可羞於王公,而況君子結二國之信,行之以禮,又焉用質?〈風〉有〈采蘩〉、〈采蘋〉,〈雅〉有〈行葦〉、〈泂酌〉,昭忠信也。」 〔注解〕 (1) 中:同「衷」,內心。 (2) 質:音ㄓˋ,人質。春秋戰國時代,國與國之間常互以人作抵押,以取信對方。 (3) 間:音ㄐ|ㄢˋ,挑撥、分化。
采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詩經.小雅》的篇名。共五章。根據〈詩序〉:「采菽,刺幽王也。」或以為諸侯朝見天子,詩人作此以頌美之。首章二句為:「采菽采菽,筐之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用竹子編成,用來盛飯的器具。漢.史游《急就篇》卷三:「𥫱篅箯䉛箅篝。」唐.顏師古.注:「竹器之盛飯者,大曰箯,小曰。」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