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64.73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凌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氣勢猛烈,奮發直前。[例]在我方凌厲的攻勢下,敵軍節節敗退
血流漂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商朝末年紂王無道,周武王起兵討伐,敗紂而取得天下。《書經.武成》篇記載了武王滅商後的重要政事,其中一段武王陳述商周交戰的情況:雙方的軍隊最後在牧野這個地方決戰。結果商朝前軍背叛紂王,反而拿著武器回頭攻打自己的同袍,以致節節敗退。當時戰況激烈,死傷慘重,所流的血多到能夠讓木杵浮起來。這一次戰役的結果,紂王自焚,商朝滅亡,周朝興起,天下回歸太平。「血流漂杵」就是直接摘自典源的一個成語,後來被用於形容戰場上殺戮的慘酷。
流血漂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血流漂杵」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商朝末年紂王無道,周武王起兵討伐,敗紂而取得天下。《書經.武成》篇記載了武王滅商後的重要政事,其中一段武王陳述商周交戰的情況:雙方的軍隊最後在牧野這個地方決戰。結果商朝前軍背叛紂王,反而拿著武器回頭攻打自己的同袍,以致節節敗退。當時戰況激烈,死傷慘重,所流的血多到能夠讓木杵浮起來。這一次戰役的結果,紂王自焚,商朝滅亡,周朝興起,天下回歸太平。「血流漂杵」就是直接摘自典源的一個成語,後來被用於形容戰場上殺戮的慘酷。
節節勝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節節敗退、節節失利
行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指軍事人員或車輛、裝備由甲地移轉至乙地的遷徙行動。[例]在敵軍節節敗退的情況之下,我軍幾度行進。
鄭經建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鄭經幽禁而自殺,引發鄭泰弟弟鄭鳴駿率部眾降清。1663年10月,清軍聯合荷蘭部隊圍攻金門、廈門,鄭軍節節敗退。1664年3月,鄭經放棄閩南沿海各島,全面撤兵退守台澎。這次退守台灣,可說是正式所代表的男名抗清勢力的總撤退,不僅政經所管轄的部隊、官員都撤入台灣,明朝的縉紳遺老,也都隨鄭經來台,此批入台總人數約僅7000人左右。鄭經入台當年,旋即將東都改為東寧,並將原來的天興縣、萬年縣升為「州」。他說他不是不能戰,而是「不欲重苦沿海吾民,故效張仲堅遠絕扶餘,不與中土爭衡。」鄭經也自稱「東寧國王」,西洋人稱它叫做「The kin...
後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戰時後方對前方軍事裝備等一切的援助。[例]敵方因為後援不繼而節節敗退,正是我軍全力出擊的良機。
換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更換人員。如:「教練見我隊節節敗退,數度換手上場,希望能扳回頹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