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9.387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短期記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容量,又叫記憶廣度(memory span)。短期記憶的容量非常有限,1956年,美國心理學家G.米勒發表了一篇題為《神奇數7加減2:我們加工資訊的能力的某種限制》的論文,根據複述3至12位元隨機排列數字表的實驗結果,發現資訊一次呈現後,被試能回憶的最大數量——短時記憶的容量一般為7±2個單元。幼兒的記憶廣度更為有限,通常是4±1個單元。中國學者測定的短時記憶廣度是:無關聯的漢字一次能記住6個,十進位元數字為7個,線條排列為5個。記憶廣度還與識記材料的性質及人們對材料的編碼加工程度有關。若識記的材料是有意義、有聯繫、為...
短期記憶策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容量,又叫記憶廣度(memory span)。短期記憶的容量非常有限,1956年,美國心理學家G.米勒發表了一篇題為《神奇數7加減2:我們加工資訊的能力的某種限制》的論文,根據復述3至12位元隨機排列數字表的實驗結果,發現資訊一次呈現後,被試能回憶的最大數量短時記憶的容量一般為7±2個單元。幼兒的記憶廣度更為有限,通常是4±1個單元。中國學者測定的短時記憶廣度是:無關聯的漢字一次能記住6個,十進位元數字為7個,線條排列為5個。通常短期記憶的儲存能力大約七加減二個項目(item)左右,但經由技巧性的的分段動作,則可以增長...
海明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平:2 寫作風格:3 評價:4 對後世的影響:5 作品: 生平:歐尼斯特•米勒•海明威(Ernest Miller Hemingway,1899年7月21日-1961年7月2日),美國記者和作家,被認為是20世紀最著名的小說家之一。海明威出生於美國伊利諾州芝加哥市郊區的奧克派克,晚年在愛達荷州凱徹姆的家中自殺身亡。海明威一生中的感情錯綜複雜,先後結過四次婚,是美國“迷失的一代”(Lost Generation)作家中的代表人物,作品中對人生、世界、社會都表現出了迷茫和彷徨。1939年至1960年間,海明威在古巴...
雷可拉-華格納古典制約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雷可拉-華格納古典制約理論目錄1 前言2 學說假定3 關鍵字4 參考書目 前言雷可拉與華格納已創設完成一種古典制約理論,不僅可用以解說阻礙作用的現象,也可解說許多其它古典制約的現象。就某種意義言之,雷可拉-華格納的古典制約理論是建立在本章前面所討論的艾格與米勒的著作之上。艾格與米勒以及雷可拉和華格納的主張,為了使刺激成為有效能的制約刺激,它必須是能提供資訊的,亦即該刺激必須在非制約刺激一開始提供有機體可信的、不致太多的資訊。 學說假定  雖然雷可拉...
《一位女士的畫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作者:出身顯赫新英格蘭世家,哲學家威廉‧詹姆斯的弟弟,寫過讀者熟知的《黛絲米勒》、《碧盧冤孽》、《一位女士的畫像》、《奉使記》、《鴿之翼》等經典,他是寫實主義小說大師,小說批評理論大師,更是觀察人性世態的大師。 內容:《一位女仕的畫像》描述一位十九世紀的美國女子伊莎貝拉‧阿切爾(Isabel Archer),在父母雙亡之後,懷抱了新世界美國式獨立自主的自信精神,隨著姑母啟程了她的Grand Tour、前往舊世界歐洲。為了有充分機會去觀察、體驗、認識、研究這個世界,她先後拒絕了代表世俗「名」與「利」、象徵十九世紀新世界與...
寫實主義藝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寫實主義藝術(Realism)為十九世紀三十年代自法國興起的流派,後被印象派藝術所取代。 寫實主義代表畫家柯洛(Camille Corot ,1796-1875)米勒(Jean Millet,1814-1875)高爾培(Gustave Courbet,1819-1877)杜米埃(Honore Daumier,1808-1879)羅丹(Ausguste Rodin,1840-1917)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寫實主義藝術英文關鍵字:Realism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