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04.693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菽水之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子女孝順奉養父母,雖是粗疏清淡的食物,也能帶給父母歡慰。參見「菽水承歡」條。明.高明《琵琶記.蔡宅祝壽》:「入則孝,出則弟,怎離白髮之雙親?到不如盡菽水之歡,甘齏鹽之分。」
周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疏忽、疏漏、粗疏
精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粗糙、粗略、粗陋、疏忽、粗忽、粗疏、魯莽
精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粗糙、粗疏、粗劣
粗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粗疏簡略、不精確。如:「粗略估計,這個計畫大概要花一年的時間才能完成。」
率爾成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經思索,下筆成文。形容文學作品粗疏、草率、不細心。《唐語林.卷二.文學》:「詩云:『書後欲題三百顆,洞庭須待滿林霜。』後人多說率爾成章,不知江左嘗有人於紙尾寄洞庭霜三百顆。」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後集.卷一三.醉吟先生》:「又有句云:『回首語秋光,東來應不錯。』人謂先生率爾成章,予謂先生的然有理。」
澀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言語鈍塞,思路遲緩或表情痴呆的樣子。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一折》:「覷了他澀滯氣色,聽了他微弱聲息。」《喻世明言.卷二.陳御史巧勘金釵鈿》:「眼見得禮貌粗疏,語言澀滯。」
邃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粗疏
冤各有頭,債各有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報仇討債要找準對象,不牽累他人。比喻處理事情要找主要負責的人。《京本通俗小說.錯斬崔寧》:「我雖是個翦徑的出身,卻也曉得冤各有頭,債各有主。每日間只是嚇騙人東西,將來過日子。」《水滸傳》第二六回:「武松將起雙袖,握著尖刀,對何九叔道:『小子粗疏,還曉得「冤各有頭,債各有主」。你休驚怕。』」也作「冤有頭,債有主」。
北調南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南腔北調」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清朝官員魯之裕,生性粗疏豪爽、不拘小節,因為他住的房子很小,就在門上題字寫道:「兩間東倒西歪屋,一個南腔北調人。」用來說明屋子破舊、傾倒歪斜的樣子,以及他說話口音不純,夾雜南北方音。「南腔北調」可能就是直接摘自這個門聯的一個成語,被用來形容人說話語音不純,夾雜著南北方音。也可用來直接指南北各種腔調。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