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0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為人作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人作嫁」原指替別人縫製出嫁時穿的衣裳,語見唐代詩人秦韜(ㄊㄠ)玉的〈貧女〉詩。韜玉字中明,京兆(即長安)人。唐僖宗中和二年進士,累官工部侍郎。此詩內容描述一個貧窮人家的女子,她從沒有穿過美麗華貴的綾羅綢緞,也沒人看上她而登門提親。但她也不愛去高攀有高格調的風流佳婿,卻和大眾共體時艱而裝扮得很樸素。她認真縫紉,卻不敢自誇十指的工巧,也不把雙眉畫得長長的與別人鬥妍。只恨年年壓著金線刺繡,替別人縫製出嫁時所穿的衣裳。此詩看來是憐惜那個蓬門女子,但有人以為秦韜玉是用女子比喻出身低賤的寒士,他們雖然擁有真才實學,但卻登天乏術,只能默默地辛苦工作,為那些有權勢的人服務,並把他們送上更高的位置。詩人在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緞細薄,有花紋的絲織品。如:「紅綾」、「綾羅綢緞」。
不倫不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八一回:「張百萬便安心樂意做國丈,天天打算代女婿皇帝預備登極。買了些綾羅綢緞來,做了些不倫不類的龍袍。」
回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病弱不堪軍事使用的馬數千至數萬匹來到中原,換取茶葉、各種手工業品以及大量的絹帛。回去的時候,滿載綾羅綢緞以及各種物品的車子,不絕於道。絹帛的數量遠大於回紇所需,就經由西域人中最擅於經商的九姓胡之手,運銷到中亞與歐洲,賺取巨額利潤。唐朝方面明知損失很大,付帳實很不甘願,最後還是結清,只好當作購買北境平安而支出的費用。 回紇漢化回紇原是遊牧民族,長期與中原接觸,受到漢文化的影響,在國內興建不少城郭與宮室,建築物的裝飾有著明顯的中國風格。他們對外貿易經商倚重九姓胡的幫助,九姓胡唯利是圖,錙銖必較的的作風,所使用的文字,以及對摩...
信口開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 雲雨巫娥:雲雨,指男女歡合。巫娥,指巫山神女。見「巫山雲雨」。 (4) 段疋綾羅:原意為綢緞、絲織品。此指婦女日常瑣碎的工作。段,通「緞」。疋,音ㄆ|ˇ,同「匹」。 (5) 絮絮聒聒:形容言語瑣碎囉嗦。 (6) 張孔目:即張珪,為本雜劇中主角之一。孔目,掌管文書檔案的小官。 (7) 緣木求魚:比喻用錯方法,徒勞無功。見「緣木求魚」。 (8) 魯齋郎:本雜劇中的主人公。仗著權勢而為非作歹,強奪人妻女,後被包拯用計斬除。 (9) 暴虎馮河:比喻人有勇而無謀。暴,徒手搏鬥。馮,音ㄆ|ㄥˊ,徒步渡河。見「暴虎馮河」。〔參考資料〕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第三折》你那裡休聒,...
喜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整幅大紅綢緞被面為禮品,在上面浮黏祝頌詞,以祝賀人的喜事,此即稱為「喜幛」。
疋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統稱布和綢緞
幣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幣,財幣。帛,綢緞等絲織品。幣帛泛指古人餽贈所用的禮物。《左傳.襄公八年》:「敬共幣帛,以待來者,小國之道也。」《國語.楚語下》:「龜、珠、角、齒、皮、革、羽、毛,所以備賦,以戒不虞者也。所以共幣帛,以賓享於諸侯者也。」
蠶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蠶所吐的絲,可用以織成綢緞。唐.柳宗元〈田家〉詩三首之二:「蠶絲盡輸稅,機杼空倚壁。」
信口開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 雲雨巫娥:雲雨,指男女歡合。巫娥,指巫山神女。見「巫山雲雨」。 (4) 段疋綾羅:原意為綢緞、絲織品。此指婦女日常瑣碎的工作。段,通「緞」。疋,音ㄆ|ˇ,同「匹」。 (5) 絮絮聒聒:形容言語瑣碎囉嗦。 (6) 張孔目:即張珪,為本雜劇中主角之一。孔目,掌管文書檔案的小官。 (7) 緣木求魚:比喻用錯方法,徒勞無功。見「緣木求魚」。 (8) 魯齋郎:本雜劇中的主人公。仗著權勢而為非作歹,強奪人妻女,後被包拯用計斬除。 (9) 暴虎馮河:比喻人有勇而無謀。暴,徒手搏鬥。馮,音ㄆ|ㄥˊ,徒步渡河。見「暴虎馮河」。〔參考資料〕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第三折》你那裡休聒,...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