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06.419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纖塵不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6∼706),唐代高僧,俗姓李,汴州尉氏人。為禪宗五祖弘忍弟子。弘忍死後,在荊州當陽山玉泉寺傳法,聲名遠播。後為武后召到京師,朝野景仰。因在北方傳法,故其法系稱為北宗。因南宗認為他所傳的禪法是漸悟法門,故稱其禪法為「北漸」或「漸門」。 (3) 偈:音ㄐ|ˋ。梵語,義譯為頌。為佛教文學中的詩歌,無韻,每偈由四句構成。 ◎2《景德傳燈錄.卷三.僧那禪師》既不墮有無處所,則心珠獨朗,常照世間,而無一塵許間隔。
王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元帝皇後王政君之侄。幼年時父親王曼去世,很快其兄也去世。王莽孝母尊嫂,生活儉樸,飽讀詩書,結交賢士,聲名遠播。王莽對其身居大司馬之位的伯父王鳳極為恭順。王鳳臨死囑咐王政君照顧王莽。漢成帝時前22年,王莽初任黃門郎,後升為射聲校尉。王莽禮賢下士,清廉儉樸,常把自己的俸祿分給門客和窮人,甚至賣掉馬車接濟窮人,深受眾人愛戴。其叔父王商上書願把其封地的一部分讓給王莽。永始元年(前16年)封新都侯、騎都尉及光祿大夫侍中。綏和元年(前8年)繼他的三位伯、叔之後出任大司馬,時年38歲。翌年,漢成帝去世。漢哀帝繼位後傅昭儀|傅太後、丁姬...
一舉成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指一次科舉便登第成名。今泛稱作成一事而因此聲名遠播。《喻世明言.卷三○.明悟禪師趕五戒》:「子瞻一舉成名,御筆除翰林學士,錦衣玉食,前呼後擁,富貴非常。」《兒女英雄傳》第一回:「公子更是早晚用功,指望一舉成名。」
徽音遠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染一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6∼706),唐代高僧,俗姓李,汴州尉氏人。為禪宗五祖弘忍弟子。弘忍死後,在荊州當陽山玉泉寺傳法,聲名遠播。後為武后召到京師,朝野景仰。因在北方傳法,故其法系稱為北宗。因南宗認為他所傳的禪法是漸悟法門,故稱其禪法為「北漸」或「漸門」。 (3) 偈:音ㄐ|ˋ。梵語,義譯為頌。為佛教文學中的詩歌,無韻,每偈由四句構成。 ◎2《景德傳燈錄.卷三.僧那禪師》既不墮有無處所,則心珠獨朗,常照世間,而無一塵許間隔。
匣裡龍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原指名劍的神奇靈通。語本晉.王嘉《拾遺記》卷一:「帝顓頊……有曳影之劍,……未用之時,常於匣裡,如龍虎之吟。」後比喻人雖在野,而聲名遠播於外。
馳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聲名遠播。如:「中國八大山人的作品,至今仍馳譽於世。」
神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人名。(西元606~706)唐汴州尉氏人(今河南省)。俗姓李,為禪宗五祖弘忍弟子。弘忍死後,在荊州當陽山玉泉寺傳法,聲名遠播。後為武則天召到京師,朝野景仰。因在北方傳法,故其法系稱為「北宗」。因南宗認為他所傳的禪法是漸悟法門,故稱其禪法為「北漸」或「漸門」。弟子有普寂、義福等。
一塵不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6∼706),唐代高僧,俗姓李,汴州尉氏人。為禪宗五祖弘忍弟子。弘忍死後,在荊州當陽山玉泉寺傳法,聲名遠播。後為武后召到京師,朝野景仰。因在北方傳法,故其法系稱為北宗。因南宗認為他所傳的禪法是漸悟法門,故稱其禪法為「北漸」或「漸門」。 (3) 偈:音ㄐ|ˋ。梵語,義譯為頌。為佛教文學中的詩歌,無韻,每偈由四句構成。 ◎2《景德傳燈錄.卷三.僧那禪師》既不墮有無處所,則心珠獨朗,常照世間,而無一塵許間隔。
一塵不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6∼706),唐代高僧,俗姓李,汴州尉氏人。為禪宗五祖弘忍弟子。弘忍死後,在荊州當陽山玉泉寺傳法,聲名遠播。後為武后召到京師,朝野景仰。因在北方傳法,故其法系稱為北宗。因南宗認為他所傳的禪法是漸悟法門,故稱其禪法為「北漸」或「漸門」。 (3) 偈:音ㄐ|ˋ。梵語,義譯為頌。為佛教文學中的詩歌,無韻,每偈由四句構成。 ◎2《景德傳燈錄.卷三.僧那禪師》既不墮有無處所,則心珠獨朗,常照世間,而無一塵許間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