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9.085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奮不顧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回信,陳述對李陵之事的觀點以及受辱的經過。並說自己跟李陵並不熟,但見他「為人自奇士,事親孝,與士信,臨財廉,取予義,分別有讓,恭儉下人,常思奮不顧身以徇國家之急」。認為李陵孝順、講信用、有義氣,對下人也很好,並且出生入死,為國家的存亡「奮不顧身」,實在是個好人啊!如今降敵也是迫於無奈。後來「奮不顧身」這句成語就出自此處,用來形容奮勇向前,不顧生死。
見利忘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利令智昏,利慾薰心,財迷心竅,臨財苟得反義:仗義疏財,見利思義,輕財好義,臨財不苟辨似: 「見利忘義」及「利令智昏」都有為私利而為害的意思。 「見利忘義」側重於為了利益而不顧道義;「利令智昏」側重於被利慾所誘而做出不理智的行為。 見利忘義 利令智昏 辨似例句 ○ ㄨ 做人要講義氣,不能~。 ㄨ ○ 就為了這幾個臭錢,他竟昧著良心犯下此案,真是~。
大謬不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夫僕與李陵俱居門下,素非相善也,趣舍異路,未嘗銜盃酒接殷勤之歡。然僕觀其為人自奇士,事親孝,與士信,臨財廉,取予義,分別有讓,恭儉下人,常思奮不顧身以徇國家之急。其素所畜積也,僕以為有國士之風。夫人臣出萬死不顧一生之計,赴公家之難,斯已奇矣。今舉事壹不當,而全軀保妻子之臣隨而媒孽其短,僕誠私心痛之。 〔注解〕 (1) 戴盆何以望天:頭戴著盆子,如何能望見天空?比喻行動與目的相違背,絕不能達到目的。見「戴盆望天」。 (2) 知:相交。 (3) 不肖:不才,自謙之詞。 (4) 營職:工作。
巧偷豪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1.出處2 2.語譯3 3.故事內容4 4.相似詞、相反詞4.1 相似詞4.2 相反詞5 5.例句 1.出處 宋 蘇軾 二王書跋尾詩:「巧偷豪奪古來有,一笑誰似痴虎頭?」(按:虎頭 為東晉畫家 顧愷之 之子。) 2.語譯 用巧妙的方法去偷取,用蠻橫的手法去奪取。後多用於指收藏家,遇有古物珍品即不擇手段而取之。 3.故事內容 無 4.相似詞、相反詞 相似詞 巧取豪奪、連騙帶搶 相反詞 臨財不苟、不偷不盜、一介不取 5.例句 他假借職務之便,三年來巧偷豪奪,取得了不少珍貴圖書。
大繆不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夫僕與李陵俱居門下,素非相善也,趣舍異路,未嘗銜盃酒接殷勤之歡。然僕觀其為人自奇士,事親孝,與士信,臨財廉,取予義,分別有讓,恭儉下人,常思奮不顧身以徇國家之急。其素所畜積也,僕以為有國士之風。夫人臣出萬死不顧一生之計,赴公家之難,斯已奇矣。今舉事壹不當,而全軀保妻子之臣隨而媒孽其短,僕誠私心痛之。 〔注解〕 (1) 戴盆何以望天:頭戴著盆子,如何能望見天空?比喻行動與目的相違背,絕不能達到目的。見「戴盆望天」。 (2) 知:相交。 (3) 不肖:不才,自謙之詞。 (4) 營職:工作。
恭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恭敬。《文選.司馬遷.報任少卿書》:「自守奇士,事親孝,與士信,臨財廉,取與義,分別有讓,恭儉下人,常思奮不顧身以徇國家之急。」
奮不顧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回信,陳述對李陵之事的觀點以及受辱的經過。並說自己跟李陵並不熟,但見他「為人自奇士,事親孝,與士信,臨財廉,取予義,分別有讓,恭儉下人,常思奮不顧身以徇國家之急」。認為李陵孝順、講信用、有義氣,對下人也很好,並且出生入死,為國家的存亡「奮不顧身」,實在是個好人啊!如今降敵也是迫於無奈。後來「奮不顧身」這句成語就出自此處,用來形容奮勇向前,不顧生死。
一介不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一絲不苟」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一絲不苟」的「苟」有輕率、隨便的意思。所以「一絲不苟」是在形容一個人做事認真,一點也不馬虎的意思。有許多和「不苟」組合而成的詞語,如:「不苟言笑」、「不苟言談」、「方正不苟」、「臨財不苟」等等,都在指對事不輕忽、不隨便。推究「不苟」一詞,早就出現在《周禮.地官.大司徒》,是指對人民的十二種教化方法之一。古聖先王認為如果可以讓人民在祭祀時能夠養成恭敬的態度,對往者尊崇敬謹,則在面對在生的親人時,一定「不苟」,意思即是不會輕率隨便。為了強調語義,可在不苟前加上「一絲」,也就是「一點點都不馬虎」的意思。「一絲不苟」這句成語,當就是從這裡演變而來,用來形容...
奮不顧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回信,陳述對李陵之事的觀點以及受辱的經過。並說自己跟李陵並不熟,但見他「為人自奇士,事親孝,與士信,臨財廉,取予義,分別有讓,恭儉下人,常思奮不顧身以徇國家之急」。認為李陵孝順、講信用、有義氣,對下人也很好,並且出生入死,為國家的存亡「奮不顧身」,實在是個好人啊!如今降敵也是迫於無奈。後來「奮不顧身」這句成語就出自此處,用來形容奮勇向前,不顧生死。
奮身不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回信,陳述對李陵之事的觀點以及受辱的經過。並說自己跟李陵並不熟,但見他「為人自奇士,事親孝,與士信,臨財廉,取予義,分別有讓,恭儉下人,常思奮不顧身以徇國家之急」。認為李陵孝順、講信用、有義氣,對下人也很好,並且出生入死,為國家的存亡「奮不顧身」,實在是個好人啊!如今降敵也是迫於無奈。後來「奮不顧身」這句成語就出自此處,用來形容奮勇向前,不顧生死。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