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0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魯凱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經過正式的入會禮儀,由應屆入會之青年集體出豬一口至公廨,由公廨之武士首長主持殺豬,像過去所獵獲知敵首致祭,然後舉行武士集體飲宴,青年則進行慶祝舞蹈,此時期的青年男子需要接受非常嚴格的軍事訓練,二十一位後成為成年級,才可以尋覓對象結婚,並參村中之事務。魯凱族女性則沒有年齡組織,其生命以結婚生育為中心,從少年期開始隨母親學習家事、紡織及田間工作,一直到結婚生子後即為成人。(註二P.171)(註三P.188-191) 豐年祭每年國曆八月十五日所舉行的豐年祭,是魯凱族最重要的農耕禮儀祭典,其主要的意義為每年農作物收成後,各部落舉...
頭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死後,每隔七日奠祭一次,第一個七日稱為「頭七」。俗以死者直至此日始知自己死亡,其亡靈將歸宅哀哭,喪家延請僧道在靈前誦經致祭。元.岳伯川《鐵拐李》第四折:「今日是俺哥哥的頭七,請了幾個和尚,買了些紙劄,與哥哥看經。」《儒林外史》第一七回:「因房屋褊窄,停放過了頭七,將靈柩送在祖塋安葬。」
清酌庶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庶,眾多。饈,味美的食品。清酌庶饈指清醇的美酒與多種美食,為奠祭的供品。宋.蘇軾〈送張龍公祝文〉:「謹以清酌庶饈之奠,敢昭告于昭靈侯張公之神。」元.楊訥《西游記》第四齣:「男玄奘謹以清酌庶饈,致祭于亡考洪州知府府君之靈。」
神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設位致祭所用的死者或祖先的靈牌。多為木製,狹長形,中書死者姓名。後泛指一切作為祭祀對象的牌位。《儒林外史》第四七回:「虞華軒進去拜了叔祖母的神主,奉主升車。」《紅樓夢》第五三回:「收拾供器,請神主;又打掃上房,以備懸供遺真影象。」也稱為「木主」、「神主牌」、「神座」、「神位」。
神主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設位致祭所用的死者或祖先的靈牌。多為木製,狹長形,中書死者姓名。後泛指一切作為祭祀對象的牌位。如:「正廳桌案上擺設著他的神主牌,你們進去參拜,以慰他在天之靈。」也作「神主」。
上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燒香致祭。元.無名氏《黃花峪》第一折:「見一座摧塌了山神古廟堂,我這裡思也波量,端的著誰上香?」《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七:「吳氏出來上香朝聖,那知觀一眼睃定,越發賣弄精神。」
牌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設位致祭所供的神主,及一切作為祭祀對象的木牌。《儒林外史》第二一回:「卜老先送了幾斤炭,叫牛浦在房裡生起火來;又送了一桌酒菜,叫他除夕在房裡立起牌位來祭奠老爹。」
填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俗正月二十五日,糧商米販皆須致祭倉神,故鞭炮最盛。該日,家家戶戶皆宰牛羊豕肉款待客人,恣饗終日,必盡飽方去,稱為「填倉」。清.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填倉》:「按北京歲華記云:『二十五日人家市豕牛羊肉,恣饗竟日,客至苦留,必盡飽而去,謂之「填倉」』。」
束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祭品。明.李東陽〈望狄梁公祠用前韻〉詩:「寄遠束芻誰與致,衝寒瘦馬不勝騎。」《幼學瓊林.卷三.疾病死喪類》:「致祭曰束芻,春祭曰禴,夏祭曰禘。」
神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設位致祭死者或祖先的靈牌。多為木製,狹長形,中書死者姓名。後泛指一切作為祭祀對象的牌位。如:「祖先神座」。也稱為「神主」。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