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9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進行、舉行。如:「作戰」、「作簡報」。
完璧歸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之交:平民之間相互的交往。 (7) 驩:音ㄏㄨㄢ,通「歡」,歡心、友好。 (8) 齋戒:在祭祀或舉行重要典禮之前,沐浴更衣,不飲酒,不吃葷,夫妻不同房,嚴守戒律,以示虔誠莊敬。 (9) 倨:音ㄐㄩˋ,傲慢無禮。 (10) 睨:音ㄋ|ˋ,斜著眼睛看。 (11) 有司:官員。職有專司,故稱為「有司」。 (12) 詳:通「佯」,假裝、偽裝。 (13) 和氏璧:戰國時楚人卞和得玉璞於楚地山中,楚文王時理其璞,製成寶璧,後為趙惠文王所得。 (14) 九賓:古代朝會大典設九賓,指公、侯、伯、子、男、孤、卿、大夫、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代用來舉行祭祀的高臺。如:「天壇」、「地壇」。《禮記.祭義》:「祭日於壇」。
3.某些宗教舉行法事的處所。如:「壇場」、「神壇」、「七星壇」、「設壇禮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選定。如:「謹詹於某月某日舉行婚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舉辦、舉行。[例]做生日、做滿月、做週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人用牲畜的血塗在新造器物的縫隙所舉行的祭祀儀式。[例]釁鐘、釁鼓
躍躍欲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摩拳擦掌,蠢蠢欲動辨似: 「躍躍欲試」及「蠢蠢欲動」都有急切想要開始行動的意思。 「躍躍欲試」側重於興奮地想要嘗試;「蠢蠢欲動」側重於意圖為害作亂。 躍躍欲試 蠢蠢欲動 辨似例句 ○ ㄨ 得知國際自行車大賽即將舉行的消息,各路好手都~。 ㄨ ○ 年節將近,各地歹徒蠢蠢欲動,治安單位已加強防範。
仁至義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仁至義盡」是指竭力盡到「仁」與「義」之道,仁義之道指的是仁愛與正義,即是待人要寬厚、處事要有義氣,為儒家的中心思想。這句話最早出現在《禮記.郊特牲》。《禮記》是記載周代儀禮的書。其中有關祭祀的部分,談到當時都在十二月田事告一段落時,由官方來舉行祭祀農神以及有助於農事的其他事物。祭祀的對象有八:除了最早教人民從事農耕的神農氏、帝堯的農師后稷,還有當時的農官、農官在田間的處所,另外還包括了貓和老虎,因為牠們會吃掉破壞農作物的田鼠與野豬,另外還有與農事密切相關的田舍及溝渠,最後並祈禱昆蟲不要來作亂。這樣完備的儀式非但祭祀農神,連帶對農耕有益的事物都加以回報,已是「仁之至,義之盡」,各面方都照顧到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量詞:(1)計算定期舉行的會議或活動的單位。如:「本屆代表大會」、「第五屆運動會」。(2)計算具有某種身分或擔任某種職務期間的單位。如:「他是本校第七屆傑出校友。」
瞭若指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瞭如指掌」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魯國是周朝大功臣周公旦的封邑。周公曾輔佐武王討伐商紂,又協助成王東征平定三叔之亂,滅五十國,奠定東南,使天下大治。後來周天子為感念周公的功勞,於是特准魯國於周公之廟舉行原只有帝王才可主持的禘(ㄉㄧˋ)祭。但是,因為一般人都不曾見過這樣的重大祭典,所以完全不了解禘祭的進行方式,於是向孔子請教,但孔子不願回答,便說:「不知也。」這是因為當時魯國宗廟靈位配祀等名分顛倒,不合周禮,違逆了孔子對禮教的堅持,所以孔子故意避而不談這方面的問題。然後他又指著自己的手掌說:「知其說者之於天下也,其如示諸斯乎!」這句話則是說:若真有人能說出禘禮的確實情況,那他就是個知禮...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