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06.337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朝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皇帝。《後漢書.卷六六.陳王列傳.王允》:「朝廷幼小,恃我而己,臨難苟免,吾不忍也。」《儒林外史》第四五回:「聽見前日辭朝的時候,他一句話回的不好,朝廷把他身子拍了一下。」
不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做。《孟子.梁惠王上》:「為長者折枝,語人曰:『我不能。』是不為也,非不能也。」《三國演義》第九回:「臨難苟免,吾不為也。」
違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違背本心、不出於內心。《北史.卷三一.高允傳》:「誠荷殿下再造之慈,違心苟免,非臣之意。」
牛之一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微不足道。《三國志.魏書.卷三.明帝紀》裴松之注引《魏略》曰:「臣知言出必死,而臣自比於牛之一毛,生既無益,死亦何損?」《周書.卷三九.杜杲傳》:「長湖總戎失律,臨難苟免,既不死節,安用以為?且猶牛之一毛,何能損益。」也作「九牛一毛」。
臨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遭遇危難的時候。《禮記.曲禮上》:「臨財毋苟得,臨難毋苟免。」
人不自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心惶惶,動盪不定。《魏書.卷九五.徒何慕容廆傳》:「於是上下震局,人不自安,雖忠誠親戚,亦僉懷離貳。」《周書.卷七.宣帝紀》:「后妃嬪御,雖被寵嬖,亦多被杖背。於是內外恐懼,人不自安,皆求苟免,莫有固志,重足累息,以逮於終。」
臨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面對財貨的時候。《禮記.曲禮上》:「臨財毋苟得,臨難毋苟免。」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自守奇士,事親孝,與士信,臨財廉,取與義,分別有讓,恭儉下人,常思奮不顧身以徇國家之急。」
貪生舍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貪戀生存,不顧道義。《野叟曝言》第六四回:「臨難苟免,貪生舍義,在國為亂臣,即在家為逆子,此知孝而不知忠之弊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