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0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粗毛鱗蓋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分左右,根狀莖呈匍匐狀,其上密被針狀毛。 葉粗毛鱗蓋蕨的葉片通常為二至三回的羽狀複葉,葉植近紙質,其葉軸、羽片的背面具有粗毛,近葉軸處之小羽片較長,可再分裂。 果實粗毛鱗蓋蕨具孢子囊群,小形,一般位於裂片之基部,孢膜杯型,其生長於裂片小脈的頂端。 參考書目註1:鄭武燦,《台灣植物圖鑑》上冊,國立編譯館,民89,頁113。註2:薛聰賢,《台灣原生景觀植物圖鑑(1)》,台灣普綠,民92,頁30。相關教學資源請參考教育部數位教學資源入口網 關鍵字中文關鍵...
假毛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而葉色為深禾稈色,屬於二回生的羽裂葉,其葉質近於草質,裂片深裂,其葉之先端鈍而圓,假毛蕨的羽片機部漢葉軸相接處帶有瘤狀突起,另外其不具有葉柄構造,而葉緣為全緣。 果實假毛蕨通常以孢子繁殖,其孢子囊群為圓形,一般著生於葉之裂片上段一帶,而其胞膜為圓腎形,無毛。 參考書目註1:鄭武燦,《台灣植物圖鑑》上冊,國立編譯館,民89,頁220。註2:薛聰賢,《台灣原生景觀植物圖鑑(1)》,台灣普綠,民92,頁78。相關教學資源請參考教育部數位教學資源入口網https://isp.moe.edu.tw/resources/search...
翅柄三叉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羽狀深裂,其葉可分為被披針形的營養葉及線形至長橢圓形的胞子葉兩種型態,葉緣一般為裂片波狀或全緣,而其葉軸具有翅。 果實翅柄三叉蕨一般以孢子來繁殖,而其孢子囊群大,通常為圓形,密生於葉片之背面小脈的末端處,而其褐色的孢膜形貌則為圓形至腎形,屬於膜質,全緣。 參考書目註1:鄭武燦,《台灣植物圖鑑》上冊,國立編譯館,民89,頁165。註2:薛聰賢,《台灣原生景觀植物圖鑑(1)》,台灣普綠,民92,頁72。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翅柄三叉蕨英文關鍵字:Tectaria decurrens (Presl) Copel.、Aspidiu...
南洋山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覆瓦狀圓形排列,其狀似宛若鳥巢一般。葉片為長橢圓形,波狀全緣,通常為單葉,具有短葉柄或近乎無葉柄,其葉軸之表面有溝,而背面呈圓弧狀隆起,其上具稜脊,其葉脈為單一或為一分叉,至葉緣處則連合形成網眼,葉片一般長可達120公分左右,而寬約在10~15公分左右。 果實南洋山蘇的果實一般生長於葉背處,為孢子囊群長線形,位於葉軸側脈的上側且相當貼近葉脈,長度通常不超過葉軸至葉緣的二分之一...
羽狀複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複葉之小葉片或羽片排列在葉軸的兩側如羽毛狀,故稱為「羽狀複葉」。也稱為「鰭葉」。
星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蕨的葉片一般為單葉,呈披針形,葉緣為全緣,幾近於無葉柄,屬於網狀葉脈,葉質為厚肉質至革質,而其葉背之葉軸隆起。 果實星蕨一般以孢子繁殖,而其孢子囊群小,呈圓形,通常密佈於葉背上段,在葉軸與葉緣之間可見,呈不規則的分布,不具有孢膜構造。 參考書目註1:鄭武燦,《台灣植物圖鑑》上冊,國立編譯館,民89,頁86。註2:薛聰賢,《台灣原生景觀植物圖鑑(1)》,台灣普綠,民92,頁51。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星蕨英文關鍵字:Microsorium puncta...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